镜里白须挦又长,枝头黄鸟静还呼
出处:《病中春日即事寄主人尚书二首 其一》
唐 · 徐夤
身比秋荷觉渐枯,致君经国堕前图。
层冰照日犹能暖,病骨逢春却未苏。
镜里白须挦又长,枝头黄鸟静还呼。
庾楼恩化通神圣,何计能教掷得卢。
层冰照日犹能暖,病骨逢春却未苏。
镜里白须挦又长,枝头黄鸟静还呼。
庾楼恩化通神圣,何计能教掷得卢。
注释
身:自己。比:比较。
秋荷:秋天的荷花(比喻衰老)。
觉:感觉。
渐:逐渐。
枯:凋零。
致君:为国效力。
经国:治理国家。
堕:落空。
前图:先前的计划或理想。
层冰:厚厚的冰层。
照日:照耀着阳光。
犹能:仍然能够。
暖:温暖。
病骨:病弱的身体。
逢春:遇到春天。
却未:但并未。
苏:恢复。
镜里:镜子里。
白须:白发。
挦:脱落。
长:增长。
枝头:树枝上。
黄鸟:黄莺。
静还:安静地。
呼:鸣叫。
庾楼:庾楼(指庾信所居之处,代指高官之地)。
恩化:恩惠和教化。
通神圣:如同神灵相通。
何计:如何能够。
掷得卢:掷骰子得到卢点(古代赌博游戏,这里比喻改变命运)。
翻译
我感觉自己如同秋天的荷花逐渐凋零,原本为国效力的志向也渐渐落空。即使厚厚的冰层照耀着阳光还能带来一丝温暖,但我的病弱之躯面对春天的到来仍未恢复。
镜子中的白须又增添了几分,枝头的黄鸟安静地鸣叫。
庾楼的恩惠如同神灵相通,但又怎能改变我当前的困厄,无法如掷骰子般轻易扭转命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夤的作品,名为《病中春日即事寄主人尚书二首(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身处困境、却仍怀抱希望之情感的诗篇。
开头两句“身比秋荷觉渐枯,致君经国堕前图。”通过将自己的身体状况比喻为逐渐干涸的秋天荷花,以及回忆过去在国家大事上的贡献,表达了诗人目前处于衰弱和孤独中的感受。
接下来的“层冰照日犹能暖,病骨逢春却未苏。”则描绘了即便是在严寒中也有温暖的时刻,但尽管春天到来,自己的身体仍旧没有好转。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疾病缠身的痛苦。
“镜里白须挦又长,枝头黄鸟静还呼。”这两句则是对个人衰老和自然界生命力度的一种描绘,显示出诗人对于年华流逝、生机勃发的深刻感悟。
最后,“庾楼恩化通神圣,何计能教掷得卢。”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希望的渴望。这里“庾楼”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而“何计能教掷得卢”则是在询问如何能够达到、实现心中的愿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身体状况与自然界变化的对比,以及对友情和未来希望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在疾病中挣扎、但仍不失希望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