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可怜阿母死时语,愿汝有妇还似汝全文

可怜阿母死时语,愿汝有妇还似汝

出处:《聂孝妇歌
明 · 康海
姑未老,夫已亡,事姑惟恐姑心伤。
妾幸不死得事姑,姑病经年惟妾扶。
但得姑好妾常侍,那惜此身成骨枯。
可怜阿母死时语,愿汝有妇还似汝
不见贤郎丧汝时,三载居庐不出户。

鉴赏

这首《聂孝妇歌》由明代诗人康海所作,描绘了一位名为聂孝妇的女子对婆婆的至孝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活场景的刻画,展现了孝妇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承担起照顾婆婆的责任,直至自己老去,始终如一地侍奉婆婆,体现了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髓。

“姑未老,夫已亡”,开篇即点明了故事背景,聂孝妇的丈夫先于她去世,留下她一人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挑战。“事姑惟恐姑心伤”一句,直接揭示了聂孝妇对待婆婆的态度——她害怕自己的行为会让婆婆伤心,表现了她对婆婆的深切关怀和尊重。

接下来,“妾幸不死得事姑,姑病经年惟妾扶”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聂孝妇在婆婆生病期间,不辞辛劳地照料婆婆,展现了她无私奉献的精神。她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只要能保证婆婆的健康和幸福。

“但得姑好妾常侍,那惜此身成骨枯”这两句,表达了聂孝妇愿意以自己的衰老乃至生命的枯竭为代价,只为让婆婆过得好,这种深情厚意令人动容。

最后,“可怜阿母死时语,愿汝有妇还似汝”引用了婆婆临终前的遗言,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像她一样孝顺。而“不见贤郎丧汝时,三载居庐不出户”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聂孝妇在丈夫去世后,三年间未曾离开过家门,始终坚守在婆婆身边,体现了她对家庭和婆婆的忠诚与奉献。

整首诗通过聂孝妇的故事,不仅赞扬了她的高尚品德和对家庭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孝道的重视和推崇。康海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深度,也传递了关于家庭责任和社会伦理的重要价值观。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