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青山春暮见,流水夜深闻全文

青山春暮见,流水夜深闻

唐 · 栖白
松下禅栖所,苔滋径莫分。
青山春暮见,流水夜深闻
不坐看心石,应随出定云。
猿猱非可问,岩谷自空曛。

拼音版原文

sōngxiàchánsuǒtáijìngfēn
qīngshānchūnjiànliúshuǐshēnwén

zuòkànxīnshíyìngsuíchūdìngyún
yuánnáofēiwènyánkōngxūn

注释

松下:松树之下。
禅栖所:禅修居住的地方。
苔滋:青苔茂盛。
径莫分:小路难以分辨。
青山:青葱的山岭。
春暮:春天的傍晚。
见:看见。
流水:流动的水,这里指溪流。
夜深闻:深夜里能听到。
不坐:无需坐着。
看心石:比喻静心内省或修行的媒介。
应随:应该随着。
出定云:禅定结束后像云一样自由。
猿猱:猿猴,泛指山林中的动物。
非可问:不能去询问它们。
岩谷:岩石与山谷之间。
自空曛:自然地充满昏暗的光影。

翻译

在松树下的禅修之所,青苔茂盛使得小路都难以分辨。
青山只在春天的傍晚才能得见,夜晚深处只能听到溪水流动的声音。
不需要坐着观照内心之石,应当随着出定之时的云朵自在飘荡。
猿猴不是能询问的对象,岩谷之中自然有昏暗的氛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高僧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松下禅栖所,苔滋径莫分"表明他选择在茂密的松林中修炼,以岩石为座,无需刻意划分路径,因为心灵已与自然融为一体。"青山春暮见,流水夜深闻"则表现了僧人对于周遭环境的感受,他在清晨看到青山,夜晚聆听溪流之声,这些都是他修行时的伴侣。

"不坐看心石,应随出定云"一句,更深入地揭示了僧人的内心世界。他不需要刻意去观照什么,只需顺其自然,心如磐石,定力如同浮动的云朵,这是禅修中的高级境界。

最后两句"猿猱非可问,岩谷自空曛"则是说即便是山中之灵,如猿猴,也无法询问僧人的内心世界,因为他的住所在幽深的岩谷之中,自然而然地显得空旷与寂静。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隐居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他内在精神状态的抒写,展现了中国古代禅宗文化中的宁静致远和超脱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