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版原文
冯郎堕马长安归,身病在床思奋飞。
我时病堕忽两月,几度为渠惊倒衣。
邵郎近堕桥头宅,右足独拳愁蹑屐。
三人堕马渠最伤,毕竟堕同谁失得。
西涯书屋东曹庭,诗筒络绎东西行。
木缘诗堕不为酒,玉山自倒非金罂。
冯郎谈虎色独变,闭口不问重与轻。
吾宗白洲不堕马,亦作堕语真多情。
喧争浪谑两当坐,颇觉风流成罪过。
向来曲直未分明,旁引诸家为证佐。
讼当坐人不坐马,胜负在诗宁在堕。
冯郎欲作旁观人,负汝何悲胜何贺。
白洲老吏直不阿,手持三尺无坡陀。
欲令虞芮成礼让,不遣秦越相讥诃。
不然健讼化劲敌,只恐吴侬围楚歌。
南山一判不可改,昨夜东坛闻止戈。
诗家纷纭各门户,尔我不须分跬步。
世间夷险自有途,騄駬驽骀竟谁顾。
古来相马独孙阳,有子分明不如父。
白洲乃欲卖我马,却付东邻酒家簿。
人虽千虑有一失,我马虽驽亦应误。
君看三马二马良,冯马最良先我仆。
白洲有马夸健强,纵免堕伤为盗助。
诗成我亦判渠归,良马勿与驽争路。
佳辰美景亦有数,莫遣闲情嬲襟度。
急呼邵李招冯郎,下马共醉西涯暮。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东阳的作品,以五言律诗的形式,围绕着“马讼”这一主题展开。诗人首先描绘了冯郎因马事而遭遇挫折,身体不适但仍渴望振作的情景,接着提到自己和邵郎也因类似经历而忧虑。诗人通过比较,强调了冯郎在马事中的严重性,同时也批评了某些人对是非曲直的模糊态度。
诗中提到“西涯书屋东曹庭”,可能是指诗人们讨论诗歌的地方,诗人借此指出诗歌创作的重要性,认为不应仅仅因为饮酒而引发纷争,真正的价值在于诗才而非外在因素。诗人还借用“冯郎谈虎色独变”的典故,讽刺那些在争论中失去理智的人。
诗人对于“堕马”事件的态度较为公正,认为应该根据事实判断,而不是简单地归咎于马。他以“白洲老吏”为喻,表达公正无私的立场,希望各方能以礼让为先,避免进一步的争斗。同时,诗人也批评了过度争执的风气,认为应该理性看待分歧,不必过于执着。
最后,诗人劝告大家珍惜时光,邀请朋友共聚,享受佳节美景,而不是沉溺于无谓的争论。整首诗语言流畅,寓理于事,体现了李东阳在诗论上的见解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