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柏叶柳毛春戴罢,沙葱地软暮收回全文

柏叶柳毛春戴罢,沙葱地软暮收回

出处:《送人之延绥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款贡楼当马市开,羊绒氂尾总驮来。
关城曲曲河为套,烽堠山山石作台。
柏叶柳毛春戴罢,沙葱地软暮收回
茶烟税薄堪行贾,博取蔘貂亦见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贸易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边塞风情。首联“款贡楼当马市开,羊绒氂尾总驮来”点明了边贸市场的热闹场景,款贡楼作为交易场所,马市上载满了各种货物,如羊绒、氂尾等,生动展现了边疆贸易的繁荣。

接着,“关城曲曲河为套,烽堠山山石作台”两句,通过描绘蜿蜒曲折的关城和山上的烽火台,勾勒出边塞特有的地理风貌,同时也暗示了边防的重要性。烽火台作为古代传递信息的重要设施,在这里被巧妙地融入自然景观之中,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柏叶柳毛春戴罢,沙葱地软暮收回”则将季节与生活细节相结合,春天时人们戴着柏叶柳毛装饰,到了傍晚,这些装饰品便被收起,形象地展示了边疆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时间的流转。

最后,“茶烟税薄堪行贾,博取蔘貂亦见才”两句,揭示了边贸的经济意义。轻税的茶烟不仅方便了商贾的交易,也反映了边疆地区对贸易的开放态度。而“博取蔘貂亦见才”,则以蔘貂(人参貂皮)为例,说明了边贸中获取珍稀商品的能力,体现了边疆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边贸场景、地理环境、生活习俗以及经济活动的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边疆地区的独特风貌和人文精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