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吴歌缘底恨,晚来山色不胜情
出处:《和洪叔炳主簿浮玉亭韵》
宋 · 袁说友
亭为君来又得名,公馀赢取眼双明。
溪光影碎黄金艳,波面声流白玉琤。
夜半吴歌缘底恨,晚来山色不胜情。
风光我欲平分破,故把吟边当结盟。
溪光影碎黄金艳,波面声流白玉琤。
夜半吴歌缘底恨,晚来山色不胜情。
风光我欲平分破,故把吟边当结盟。
鉴赏
这首宋诗是袁说友对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与自然景色的赞美之作。诗人以"亭为君来又得名"开篇,表达了对浮玉亭的由衷喜爱和对其命名的认同,暗示了亭子的独特魅力和主人的雅致品味。接下来的"公馀赢取眼双明",则描绘了在忙碌公务之余,欣赏此亭美景能使人精神焕发,眼睛明亮,体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态度。
"溪光影碎黄金艳,波面声流白玉琤"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溪水的光影比作黄金碎片,波光粼粼,美如画卷;而流水声则如白玉清音,悦耳动听。这两句形象地刻画出浮玉亭周边环境的宁静与华美。
"夜半吴歌缘底恨,晚来山色不胜情"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夜晚的吴歌似乎蕴含着无尽的哀怨,而傍晚的山色则令人情难自禁,流露出淡淡的离愁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风光我欲平分破,故把吟边当结盟"收尾,表达了自己与浮玉亭美景之间的情感交融,仿佛要与之共享这美好的风光,甚至将其视为知己,通过诗歌结下不解之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