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溪山不世情,禅心浑觉静中生
出处:《东郊晚眺》
清 · 李晸应
总是溪山不世情,禅心浑觉静中生。
斜阳明媚川原迥,野色苍茫草树平。
诗到深秋烟共澹,人来胜境月俱清。
游筇从此寻真好,绕岸幽蹊一线横。
斜阳明媚川原迥,野色苍茫草树平。
诗到深秋烟共澹,人来胜境月俱清。
游筇从此寻真好,绕岸幽蹊一线横。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晸应的《东郊晚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卷。首句“总是溪山不世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热爱,认为山水之间蕴含着超凡脱俗的情感。接着,“禅心浑觉静中生”传达出诗人沉浸在宁静禅意中的心境,感受到内心的平和与澄净。
“斜阳明媚川原迥”描绘了夕阳余晖洒满大地,使得河流平原显得更加开阔明亮,画面生动而温暖。接下来,“野色苍茫草树平”则展现出野外广阔无垠的景色,草木在苍茫之中显得尤为和谐统一。
“诗到深秋烟共澹”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烟雾与秋色交融,增添了一份淡雅的诗意。而“人来胜境月俱清”则写出了人在这样的美景中,心灵得到了净化,连月亮也显得格外清朗。
最后两句“游筇从此寻真好,绕岸幽蹊一线横”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决定常常持杖漫步,探寻更深处的自然之美,那蜿蜒的小径仿佛引领着他走向真我与自然的契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郊的秋日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禅意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