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败鼓非全材,毁瓦不自牧全文

败鼓非全材,毁瓦不自牧

出处:《富沙道中述怀
宋 · 华岳
败鼓非全材,毁瓦不自牧
造物儿未戏,达人火先扑。
卜不到渭滨,人徒嗟海曲。
彼哉真彼哉,伐尽牛山木。

拼音版原文

bàifēiquáncáihuǐ

zàoérwèirénhuǒxiān

dàowèibīnréncuōhǎi

zāizhēnzāijìnniúshān

注释

败鼓:破败的鼓。
全材:完全可用的材料。
自牧:自我管理。
造物儿:造物者。
未戏:未停止嬉戏,指自然的运行。
达人:有识之士。
卜不到:占卜找不到。
渭滨:渭水之滨,比喻理想之地。
海曲:偏远的地方,比喻困厄的境遇。
彼哉:那。
真彼哉:真正的那。
伐尽:砍光。
牛山木:牛山上的树木,比喻资源或财富。

翻译

破败的鼓并非全然无用之材,破碎的瓦片并未自我放弃。
造物者并未停止嬉戏,有识之士却早已熄灭热情。
占卜找不到理想的归宿,人们只能感叹命运曲折。
那才是真正的那,就像砍光了牛山的树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战后景象,通过对残破物品的描述,反映出战争带来的毁灭和荒凉。"败鼓非全材,毁瓦不自牧"两句生动地表达了战争后的废墟景象,"败鼓"和"毁瓦"都是战争过后残留下来的破烂物品,不再有原来的用途。

"造物儿未戏,达人火先扑"则透露出战争中对生命的无情摧毁。"造物儿"指的是尚未成熟的生命,而"达人火先扑"表明在战争中,人们往往会首先扑灭那些还没有机会成长的新生力量。

"卜不到渭滨,人徒嗟海曲"一句则描绘了战乱中人民无处安身的情形。"卜"是古代占卜的一种方式,而这里说"卜不到渭滨",意指人们连寻找安身之地的机会都没有,"人徒嗟海曲"则表现出人们在战乱中的无奈与悲哀。

最后两句"彼哉真彼哉,伐尽牛山木"表达了对战争中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和破坏的哀叹。"彼哉"是一种感叹词,表示强烈的情感,而"伐尽牛山木"则指的是战争中的毁林活动,使得山上的树木都被砍伐一空。

整首诗通过对战后景象的刻画,以及对生命和自然遭受破坏的哀叹,表现了作者对于战争的深切反思和悲痛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