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老千年恨,天私一日贫
出处:《立春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旧国宁无腊,贫家亦有春。
书残王正月,泣尽汉遗人。
地老千年恨,天私一日贫。
梅花怜苦节,相伴过萧晨。
书残王正月,泣尽汉遗人。
地老千年恨,天私一日贫。
梅花怜苦节,相伴过萧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贫困与离乡背井之境,却仍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希望。首句“旧国宁无腊”,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即使在异乡,也渴望着家乡的节日气氛。“贫家亦有春”则展现了诗人乐观的心态,即便生活困顿,依然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生机。
“书残王正月,泣尽汉遗人”这两句,通过描述残缺的书籍和哀悼过去的汉人,反映了诗人的历史感和民族情感。他虽然身处明朝灭亡后的动荡时期,但内心仍然怀揣着对过往的缅怀和对未来的希望。
“地老千年恨,天私一日贫”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活贫困的无奈与感慨。尽管岁月漫长,世事变迁,但诗人并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也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
最后一句“梅花怜苦节,相伴过萧晨”以梅花象征高洁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即使在逆境中也不失坚韧不拔的精神。梅花在寒冷的早晨绽放,不仅为诗人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更给予了心灵上的慰藉和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历史、民族和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