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杏影斜残月坠,鸡窗声动曙光微
出处:《题府学正蒙斋黉宫春晓图》
明 · 黄仲昭
泮水三春破晓时,无边和气袭人衣。
研朱细滴花间露,散帙初开竹外扉。
坛杏影斜残月坠,鸡窗声动曙光微。
人生所学惟忠孝,努力相期共不违。
研朱细滴花间露,散帙初开竹外扉。
坛杏影斜残月坠,鸡窗声动曙光微。
人生所学惟忠孝,努力相期共不违。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府学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首句“泮水三春破晓时”,以泮水象征学府,三春点出季节,破晓则为时间,整句描绘了春天黎明时分,学府沐浴在晨光中的景象。接着“无边和气袭人衣”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和煦的春风拂过,温暖的气息仿佛能穿透衣物,直接触碰到人的肌肤,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研朱细滴花间露,散帙初开竹外扉”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学府内的景象。研朱,指研磨朱砂,常用于书写或绘画,此处借指学习的场景;花间露,象征着清晨花叶上的露珠,既纯净又富有生机;散帙,意为打开书卷,竹外扉则暗示着竹林环绕的学府环境,整句描绘了学子们在清新自然的环境中勤奋学习的情景。
“坛杏影斜残月坠,鸡窗声动曙光微”两句,将画面拉回至学府的夜晚与清晨之交。坛杏影斜,描绘了月光下杏树的倒影,残月即将隐没,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鸡窗声动,鸡鸣声唤醒了新的一天,曙光微现,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到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更迭,也寓意着学子们夜以继日的学习与追求知识的精神。
最后,“人生所学惟忠孝,努力相期共不违”两句,点明了诗的主题。忠孝是儒家伦理的核心价值观,诗人以此勉励学子们不仅要勤于学业,更要培养高尚的人格,将忠孝之道融入生活与学习之中,共同追求并坚守这一人生准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明代府学教育的氛围与精神,以及对学子们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