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函诏下传羽檄,狂奴喑死如寒蝉
出处:《续湖阴曲》
宋 · 徐宝之
巴滇之马如游龙,宝鞭袅袅回如风。
将军梦断忽心战,五骑飞出寻无踪。
道旁客姥头欲白,惊见归鞯如电击。
当时天子重丁宁,典午安危争一刻。
大宁王气方中天,南阳青兖森戈鋋。
金函诏下传羽檄,狂奴喑死如寒蝉。
老骥志欲千里伸,晋天不覆鬼蜮臣。
草间怅望可人土,老却江潭种柳人。
将军梦断忽心战,五骑飞出寻无踪。
道旁客姥头欲白,惊见归鞯如电击。
当时天子重丁宁,典午安危争一刻。
大宁王气方中天,南阳青兖森戈鋋。
金函诏下传羽檄,狂奴喑死如寒蝉。
老骥志欲千里伸,晋天不覆鬼蜮臣。
草间怅望可人土,老却江潭种柳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巴滇:古代地名,指今天的云南。宝鞭:珍贵的马鞭。
心战:内心激荡的战斗。
归鞯:归来的马鞍。
典午:指东汉末年刘姓皇族,此处借代天子。
王气:帝王的气象。
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
老骥:老马。
鬼蜮:比喻阴险狡诈的人。
江潭:江边。
种柳人:隐喻有志于治国的人。
翻译
云南的马匹像游动的龙,珍贵的马鞭轻盈地摇曳如风。将军的梦境突然被战斗打断,五名骑兵疾驰而出却消失无踪。
路边的老妇人头发几乎全白,猛然见到归来的马鞍仿佛被雷电击中。
那时的天子格外叮嘱,为了典午王朝的安危,每一刻都至关重要。
大宁王气正当盛,南阳和青兖之地兵戈林立。
金函中的诏书迅速传递,狂妄的奴才因恐惧而噤声如寒冬的蝉鸣。
老马壮志犹在,渴望千里奔腾,但晋天不容邪恶之臣。
在草丛中惆怅远望,怀念那片适合人的土地,感叹江边种柳人已老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边疆战场景象,以马匹和将军的形象开篇,展现出巴滇之地骏马如龙,驾驭者手持宝鞭,英姿飒爽。然而,梦境中的战斗忽然惊醒,将军率五骑疾驰而出,寻找消失的目标,紧张刺激的气氛扑面而来。
接着,诗人笔触转向路边的老妪,她的惊讶如同被闪电击中,显示出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天子对战事的重视和担忧也通过“典午安危争一刻”得以体现,暗示着局势的紧迫。
诗中提到的大宁王气象征着强大的国力,而南阳和青兖地区则集结了众多兵戈,显示出军事部署的严整。皇帝的命令通过金函诏书迅速传达,即使是狂妄的敌人也在威势之下噤若寒蝉。
最后,诗人借老骥表达壮志未酬的感慨,感叹晋天不庇护忠良,而自己只能在草野中惆怅,期待有一天能为国家效力,哪怕那只是种柳人的微小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忠诚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