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户望行舸,羡心如野猿
出处:《张法曹归阙》
宋 · 梅尧臣
海底日未上,屋头群雀喧。
晨兴溪馆迥,坐听橹声烦。
出户望行舸,羡心如野猿。
暮春余亦去,为见故人言。
晨兴溪馆迥,坐听橹声烦。
出户望行舸,羡心如野猿。
暮春余亦去,为见故人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海底:指水下深处。日未上:太阳尚未升起。
屋头:屋檐或屋顶。
群雀喧:许多麻雀在叫。
晨兴:早晨起身。
溪馆:溪边的旅馆。
迥:空旷、遥远。
橹声:摇橹的声音。
烦:令人厌烦。
出户:走出门外。
行舸:行驶中的船只。
羡心:羡慕的心情。
野猿:比喻不受拘束的心境。
暮春:晚春时节。
余亦去:我也打算离去。
为见:为了见到。
故人言:老朋友的话语。
翻译
海底太阳还未升起,屋檐上的麻雀一片嘈杂。早晨起来,溪边的旅馆显得格外空旷,坐着聆听船桨声让人感到厌烦。
走出门外,望着来往的船只,心中羡慕之情如同野生的猿猴。
到了暮春时节,我也打算离开,只为再见老朋友一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溪边馆舍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海底日未上"暗示时间尚早,水面下的世界还未被阳光照亮,而屋头的雀鸟却已开始喧闹,形成鲜明对比。"晨兴溪馆迥"写出了诗人清晨起来,馆舍四周景色开阔,心境宁静。
"坐听橹声烦"一句,诗人静坐聆听船夫摇橹的声音,看似烦扰,实则可能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远方的期待。"出户望行舸,羡心如野猿",诗人走出门外,看到船只出行,心中生出羡慕之情,仿佛自己也化身为自由自在的野猿,渴望着远行。
最后两句"暮春余亦去,为见故人言"揭示了诗人的内心动向,春天将尽,诗人也计划离开此地,只为与老朋友相见,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淡泊中寓深情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