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堪烟雨里,啼尽子规声
出处:《上巳日别香麓诸子》
清末民国初 · 方仁渊
诸子自修禊,怜予独远行。
只因身世贱,转觉别离轻。
碧树故乡色,白云游子情。
那堪烟雨里,啼尽子规声。
只因身世贱,转觉别离轻。
碧树故乡色,白云游子情。
那堪烟雨里,啼尽子规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上巳节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首联“诸子自修禊,怜予独远行”,开篇即点明了时节与情境,修禊是古代的一种习俗,此处借以表达春日聚会的氛围。诗人感叹自己独自远行,与友人们相聚的欢乐形成对比,流露出一丝孤独与不舍。
颔联“只因身世贱,转觉别离轻”,诗人通过自我反思,认为自己的卑微身份使得他对离别的感受变得淡然。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对离别感到无奈,又试图以豁达的态度面对。
颈联“碧树故乡色,白云游子情”,诗人以碧绿的树木和飘荡的白云为喻,形象地表达了故乡的色彩与游子的情感。碧树象征着故乡的生机与温暖,白云则寄托了游子的漂泊与思念,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尾联“那堪烟雨里,啼尽子规声”,在烟雨蒙蒙的背景下,子规鸟的哀鸣回荡,增添了离别的愁绪。子规鸟的叫声凄厉,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哀愁,此处诗人通过这一意象,将离别的伤感推向高潮,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悲凉的啼鸣,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情感丰富而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