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巧虽自心,规矩宁可黜
出处:《读孙子二首 其一》
宋 · 张方平
浑浑十三篇,兵谋与师律。
匠巧虽自心,规矩宁可黜。
腐儒知舞干,奔车暇择虱。
腠理与骨髓,所攻盖异术。
匠巧虽自心,规矩宁可黜。
腐儒知舞干,奔车暇择虱。
腠理与骨髓,所攻盖异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张方平对《孙子兵法》的深刻解读。诗中以“浑浑十三篇,兵谋与师律”开篇,点明了《孙子兵法》的十三篇内容涵盖了军事谋略与军队纪律,体现了孙子对于战争策略的全面思考。
接着,“匠巧虽自心,规矩宁可黜”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孙子的军事思想比作匠人的巧妙构思和严格的规矩,强调了孙子在制定战略时既富有创新性又遵循一定的规则,两者相辅相成。
“腐儒知舞干,奔车暇择虱”则通过对比,指出一些学者(腐儒)虽然了解表面的军事知识(舞干),却忽视了深入理解与灵活应用;而忙碌于事务的人(奔车)可能在细节上过于琐碎,忽略了全局观(择虱)。这反映了张方平对当时学术界和实际操作中常见问题的反思。
最后,“腠理与骨髓,所攻盖异术”进一步阐述了孙子兵法的深邃之处,即它不仅关注战术层面的细节(腠理),更重视战略层面的整体布局(骨髓),强调了孙子兵法在攻防策略上的独特性和全面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孙子兵法》的解读,展现了张方平对这部经典军事著作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