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谓我骨本好,误落尘寰居全文

谓我骨本好,误落尘寰居

宋 · 李壁
嵇康遇王烈,幽愤竟莫摅。
我今识漫翁,转欲与世疏。
况闻高斋胜,云月随卷舒。
息深固以踵,道集其惟虚。
一朝破生死,直到心地初。
嗟我觉既晚,尚收废弃馀。
疑翁乃真契,百里纡柴车。
谓我骨本好,误落尘寰居
已障不自解,顾遣他人除。
稽首谢至言,田荒始知畬。
虽微跪履敬,脱粟荐霜蔬。
翁早涉文史,雅意追严徐。
中睹世路恶,纷纷臭如帤。
回光述鸿宝,妙解超堪舆。
启钥借我读,恍梦犹华胥。
匪惟见异人,乃复得异书。
穷途有良遇,喜极还欷歔。
居然困缰锁,阻造焦生庐。
后会岂无日,碧霄揽霞裾。
不见垂天翼,变化本鲲鱼。

拼音版原文

kāngwánglièyōufènjìngshū

jīnshímànwēngzhuǎnshìshū

kuàngwéngāozhāishèngyúnyuèsuíjuànshū

shēnzhǒngdàowéi

cháoshēngzhídàoxīnchū

jiējuéwǎnshàngshōufèi

wēngnǎizhēnbǎicháichē

wèiběnhǎoluòchénhuán

zhàngjiěqiǎnrénchú

shǒuxièzhìyántiánhuāngshǐzhīshē

suīwēiguìjìngtuōjiànshuāngshū

wēngzǎoshèwénshǐzhuīyán

zhōngshìèfēnfēnchòu

huíguāngshù鸿hóngbīnmiàojiěchāokān

yàojièhuǎngmèngyóuhuá

fěiwéijiànrénnǎishū

qióngyǒuliánghái

ránkùnjiāngsuǒzàojiāoshēng

hòuhuìxiāolǎnxiá

jiànchuítiānbiànhuàběnkūn

注释

幽愤:深藏的悲愤。
漫翁:指漫不经心、超脱世俗的人。
世疏:与世隔绝,疏远尘世。
高斋:高雅的书房。
卷舒:书卷的开合,象征着时光流逝。
心地初:心灵的最初纯净状态。
废弃:被遗忘或废弃的事物。
稽首:古代跪拜礼,表示尊敬。
田荒:荒芜的田地,比喻心灵的荒芜。
华胥:传说中的理想国,比喻美好的梦境。
异书:非凡的、富有启发性的书籍。
焦生庐:隐士的居所,比喻理想的归宿。
鲲鱼:《庄子》中的大鱼,象征变化和潜力。

翻译

嵇康遇见王烈,心中的苦闷无法倾诉。
如今我认识了漫翁,更想与世俗保持距离。
听说高斋环境优美,云月随着书卷翻动而变化。
呼吸深沉,内心纯净,追求的是虚无之道。
一旦打破生死束缚,直达心灵的初始状态。
感叹我醒悟太迟,还能从废弃中找回自己。
怀疑漫翁才是真正的知己,他不远千里驾车来访。
他说我本性纯良,只是误入尘世。
我无法自救,只能求助于他人解开这层障碍。
深深鞠躬感谢他的至理名言,我才明白田地荒芜需要耕耘。
虽然恭敬地跪拜,只献上粗粮和寒酸的蔬菜。
漫翁早年涉猎文史,志趣高雅,像严徐一样。
他看透世事险恶,人心污浊。
他以智慧讲述珍贵的学问,超越了地理知识。
他借我阅读,仿佛进入梦境,如华胥国一般奇妙。
不只是遇见奇异之人,更是得到了奇异的书籍。
在困境中遇到良师益友,欣喜之余又忍不住叹息。
我如同被困的马,无法到达焦生的居所。
日后相会的日子定会到来,期待在碧空之下与他相见。
没有看到翱翔天际的翅膀,但我知道变化源自那深海的鲲鱼。

鉴赏

这首词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哲学家李壁的作品,名为《为刘漫翁老人赋云月高斋诗》。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思想的诗歌。

嵇康遇王烈,幽愤竟莫摅。

这两句是引用古代文学家嵇康(嵇康字子野,是三国时期著名文人)遭遇王述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不平与愤懑。嵇康因直言被贬,王烈则因为其才华而受到压制,这里借用他们的故事,抒发了诗人对于世事的不满和自己的才情得不到施展的哀怨。

我今识漫翁,转欲与世疏。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刘漫翁老人的认识,并表示自己想要从尘嚣中脱离,与世俗保持距离。这里的“漫翁”是指刘翊(字漫翁),北宋时期的隐逸之士。

况闻高斋胜,云月随卷舒。

这两句则描绘了刘翊所居高斋的美好景象,其中“云月随卷舒”形容的是云和月光与书卷相伴的宁静生活。

息深固以踵,道集其惟虚。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息深固以踵”意味着深刻地体会到事物的本质,而“道集其惟虚”则是说通过道家的修炼来达到心灵的纯净和空明。

一朝破生死,直到心地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超越生与死的愿望。这里的“一朝破生死”意味着突然之间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而“直到心地初”则是说达到了一种纯洁原始的心灵状态。

嗟我觉既晚,尚收废弃馀。

诗人在此感叹自己对于道理的领悟来得太晚,还要去除掉那些世俗的累赘和无用的东西。

疑翁乃真契,百里纡柴车。

这两句表达了对刘翊老人的敬仰之情。诗人怀疑自己是否能够达到像刘翊那样真正与道相契合,而“百里纡柴车”则是形容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

谓我骨本好,误落尘寰居。

这里诗人自称骨骼中原本就蕴含着高洁的品质,只是在不经意间坠入了红尘之中。

已障不自解,顾遣他人除。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求助的心情。已经被世俗之网所困,无法自己解脱出来,所以只能依靠别人的帮助来摆脱束缚。

稽首谢至言,田荒始知畬。

诗人在这里表示对刘翊老人教诲的感激,并通过耕作比喻自己的修行过程,从而领悟到了更深层次的道理。

虽微跪履敬,脱粟荐霜蔬。

这两句继续表达了诗人对于刘翊老人的尊敬之情。尽管自己才学浅薄,但仍然能够从刘翊那里获得精神上的滋润和启示。

翁早涉文史,雅意追严徐。

这里赞美刘翊老人早年就对文学历史有深入的研究,并且能够追寻严谨和周详的学术风格。

中睹世路恶,纷纷臭如帷。

诗人在此感慨于世态炎凉,将复杂多变的人间世道比喻为难以忍受的恶臭。

回光述鸿宝,妙解超堪舆。

这两句表达了对于刘翊老人学问深邃和见解卓绝的赞美。诗人认为刘翊能够将复杂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就如同宝马之所以能行万里而不停歇。

启钥借我读,恍梦犹华胥。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刘翊老人的指点,以解开自己心灵的锁链。这里的“恍梦”和“华胥”都是形容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

匪惟见异人,乃复得异书。

这两句表达了对于遇到刘翊老人的幸运,以及因此而获得珍贵知识的喜悦。

穷途有良遇,喜极还欷歔。

诗人在此感叹自己在人生道路上能够遇见像刘翊这样的高士,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因此感到无比的喜悦和心满意足。

居然困缰锁,阻造焦生庐。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目前境况的不满与苦恼。尽管内心渴望超脱,但现实中的种种束缚依旧牢不可破。

后会岂无日,碧霄揽霞裾。

这两句是对于未来能够再次遇见刘翊老人并且能够共同修炼的美好愿景。这里的“碧霄”形容的是清幽的天界,而“揽霞裾”则是一种超脱尘世、与道合一的境界。

不见垂天翼,变化本鲲鱼。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尚未能够达到真正的道家修为而感到遗憾。在这里,“垂天翼”形容的是神仙乘云游走的状态,而“变化本鲲鱼”则是比喻道家的修炼者能够像传说中的鲲鱼一样,通过修行而获得飞翔于天地之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