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窜夜郎,子美耕东屯
出处:《次韵和王巩》
宋 · 苏轼
谪仙窜夜郎,子美耕东屯。
造物岂不惜,要令工语言。
王郎年少日,文如瓶水翻。
争锋虽剽甚,闻鼓或惊奔。
天欲成就之,使触羝羊藩。
孤光照微陋,耿如月在盆。
归来千首诗,倾泻五石樽。
却疑彭泽在,颇觉苏州烦。
君看驺忌子,廉折配春温。
知音必无人,坏壁挂桐孙。
造物岂不惜,要令工语言。
王郎年少日,文如瓶水翻。
争锋虽剽甚,闻鼓或惊奔。
天欲成就之,使触羝羊藩。
孤光照微陋,耿如月在盆。
归来千首诗,倾泻五石樽。
却疑彭泽在,颇觉苏州烦。
君看驺忌子,廉折配春温。
知音必无人,坏壁挂桐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谪仙:被贬谪的仙人。窜:流放。
子美:杜甫的字。
东屯:地名,杜甫曾在此耕作。
造物:造物主。
惜:惋惜。
工语言:擅长言辞。
王郎:指某位才华出众的年轻人。
剽甚:非常激烈。
触羝羊藩:比喻经历艰难困苦。
羝羊:公羊。
藩:篱笆。
孤光:孤独的光芒。
微陋:微小而卑微。
倾泻:倾倒。
五石樽:古代大酒器。
彭泽: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
苏州烦:苏州的生活令人感到烦扰。
驺忌子:战国时期齐国的贤臣。
廉折:廉洁刚直。
春温:春天般的温暖。
坏壁:破败的墙壁。
桐孙:梧桐树的果实,代指文章。
翻译
被贬谪的仙人流放到夜郎,杜甫在东屯辛勤耕作。造物主难道不惋惜,却让他擅长言辞。
王郎年轻时才华横溢,文章如同瓶中水波翻涌。
虽然他竞争激烈,但听到战鼓声也会惊慌逃跑。
上天似乎有意成全他,让他经历磨难如同触碰羊栏。
他的光芒照亮微小的自我,坚定如盆中的明月。
归来后创作了千首诗,犹如五石大樽倾泻而出。
人们怀疑这是陶渊明再世,觉得苏州的生活有些烦扰。
你看那驺忌子,廉洁刚直又带有春天般的温暖。
知音难觅,只好把好文章挂在破败的墙壁上,让梧桐子陪伴。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王巩的赞美和对诗歌艺术的深厚情感。
"谪仙窜夜郎,子美耕东屯。造物岂不惜,要令工语言。" 这四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才华赞叹,希望他能够珍惜自己的才能,并将其转化为优美的言语。
接下来的 "王郎年少日,文如瓶水翻。争锋虽剽甚,闻鼓或惊奔。" 描述了王巩年轻时期的才华横溢和文笔的犀利,如同翻滚的瓶中之水,展现出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
"天欲成就之,使触羝羊藩。孤光照微陋,耿如月在盆。" 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王巩才能的肯定和期待,以及对其未来成就的美好愿景。
"归来千首诗,倾泻五石樽。却疑彭泽在,颇觉苏州烦。君看驺忌子,廉折配春温。知音必无人,坏壁挂桐孙。" 最后几句则是对王巩归来时的欢迎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才华未被赏识的感慨,以及对朋友间艺术交流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体现了苏轼深厚的情谊和他那颇具影响力的文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