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公先忧自襕衫,何况天子门生衔
焚香士求忠孝一,大廷策对天人三。
传胪归去驰御道,戴花拥马倾城瞻。
虽云三年此故事,风行海澨歆穷檐。
持世长物只论语,众流截断群阴潜。
空山腐儒风雨夜,掩卷寤寐唐虞酣。
鼓荡群动纳至静,止乱岂复劳兵戡。
君臣意周礼至重,气象如日升东岩。
范公先忧自襕衫,何况天子门生衔。
一生吃著语至陋,蒿梁硪柱视所担。
君不见流芳百世文文山,又不见万年遗臭留梦炎。
鉴赏
这首诗《书历科状元策后》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诗中描绘了朝廷选拔人才的庄严仪式,以及对历任状元的赞誉与对比,体现了对古代科举制度的深刻思考和对优秀人才的推崇。
首句“国家养士恩潭潭”,开篇即表达了国家对士人的深厚培养之情,如同深潭之水,深沉而厚重。接下来,“临轩诏问尤尊严”描绘了皇帝亲临殿前,询问士人策问时的庄严肃穆场景。通过“焚香士求忠孝一,大廷策对天人三”的描述,展现了士人在考试时的虔诚与对国家、人民的忠诚之心。
“传胪归去驰御道,戴花拥马倾城瞻”描绘了状元们在考试结束后,骑马游街,受到百姓的热烈欢迎的场景,体现了他们作为国家栋梁的荣耀与社会地位。接着,“虽云三年此故事,风行海澨歆穷檐”则强调了这种选拔人才的传统已延续多年,连偏远之地的百姓都对此充满敬仰。
“持世长物只论语,众流截断群阴潜”表达了对士人以儒家经典为指导思想,追求道德修养,摒弃邪恶势力的肯定。最后,“空山腐儒风雨夜,掩卷寤寐唐虞酣”通过想象一位孤独的学者在风雨之夜读书,梦见古代圣明君主的场景,表达了对古代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学者精神的赞美。
“鼓荡群动纳至静,止乱岂复劳兵戡”则寓意通过道德教化和智慧治理,可以达到社会和谐稳定,避免暴力冲突。接下来,“君臣意周礼至重,气象如日升东岩”赞扬了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国家的繁荣景象,如同太阳从东方升起。
“范公先忧自襕衫,何况天子门生衔”提到范仲淹等先贤的忧国忧民情怀,进一步强调了作为帝王之师的责任与使命。最后,“一生吃著语至陋,蒿梁硪柱视所担”表达了对那些虽然出身低微但凭借努力成为杰出人物的敬佩,同时也对那些因出身优越而无所作为的人提出了批评。
“君不见流芳百世文文山,又不见万年遗臭留梦炎”通过对比文天祥和汪精卫两位历史人物,强调了个人品德与历史评价的重要性,文天祥因其高尚品德而被后世铭记,而汪精卫则因背叛国家而遗臭万年。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古代科举制度对人才选拔的重视,也反映了对个人品德、国家治理和社会和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