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颇有东山兴,喝石岩前自过春
出处:《次韵答开祖》
宋 · 苏轼
泪滴秋风不为麟,虚名何用实之宾。
烝豚未害为纯孝,狸首何妨助故人。
好唤游湖缘路便,难邀入社为诗频。
知君颇有东山兴,喝石岩前自过春。
烝豚未害为纯孝,狸首何妨助故人。
好唤游湖缘路便,难邀入社为诗频。
知君颇有东山兴,喝石岩前自过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麟:古代传说中的瑞兽,象征吉祥。虚名:空洞的名声,指无实质意义的名誉。
纯孝:纯粹的孝顺,指真诚的孝敬之心。
狸首:可能指代某物或某人,这里可能寓意友好的陪伴。
游湖:泛舟湖上,游玩。
入社:加入社团或团体。
东山兴:指隐居山林的志向,出自《晋书·谢安传》。
喝石岩:可能是地名,也可能象征隐居之地。
翻译
泪水在秋风中落下,只为麒麟而悲,虚名又有何用,只做客人的点缀。蒸猪并不妨碍纯真的孝道,即使是狸首,也能帮助朋友。
邀请你游湖方便,但难以频繁地请你加入诗社。
我知道你有隐居东山的志向,就让我在喝石岩前陪你度过春天吧。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间情谊和精神追求的深厚感情。诗中“泪滴秋风不为麟”一句,借用古代传说中的麒麟不哭以显示其高洁品格,暗示诗人对于虚名无实的世态有所不屑。而“烝豚未害为纯孝,狸首何妨助故人”则表达了对朋友的忠诚和愿意帮助故人的情感。
“好唤游湖缘路便,难邀入社为诗频”两句,通过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人世繁华的淡然,展示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不随波逐流的情怀。最后,“知君颇有东山兴,喝石岩前自过春”则是对朋友东山之行的了解和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愿意像朋友那样自由自在地享受大自然。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反衬,勾勒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洁情操的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