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行行那得留,仍视玉堂草全文

行行那得留,仍视玉堂草

霜馀日初杲,遮留人拥道。
公来春向阑,公去秋垂老。
公当侍丹墀,正人国之宝。
行行那得留,仍视玉堂草

翻译

霜后的阳光初显明亮,人们聚集在路上留恋
您到来时春天将近尾声,您离去时秋天已近垂暮
您应当在朝廷侍奉,是国家的珍贵人才
步步离去难以挽留,只能遥望玉堂的花草

注释

霜馀:指霜降后天气转凉。
杲:明亮。
遮留:留住,挽留。
人拥道:人们聚在道路上。
公:对尊者的敬称,这里指官员。
阑:将尽,完毕。
垂老:接近老年。
侍丹墀:在朝廷中侍奉,丹墀指皇宫中的台阶。
正人:正直的人。
国之宝:国家的宝贵人才。
行行:行走的样子,表示离去。
那得:怎能。
玉堂:古代宫殿的代称,也指翰林院。
草:代指玉堂中的花草,象征朝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字仲并)的作品,名为《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寄呈刑曹徐侍郎(其一)》。下面我们对这首诗进行鉴赏:

首句“霜馀日初杲,遮留人拥道”描绘了早晨初升的太阳被薄雾和细小霜冻所掩盖,人们聚集在道路两旁,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这里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有点神秘的氛围。

接下来的“公来春向阑,公去秋垂老”则透露出时间流转和生命消长的情感。诗人通过对比春天来临时的朝气蓬勃与秋天离去时的衰老,表达了对朋友岁月匆匆、青春易逝的感慨。

“公当侍丹墀,正人国之宝”一句突显出所送之人的尊贵身份和重要地位。在这里,“侍丹墀”指的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而“正人国之宝”则强调了这位官员在国家中的宝贵作用。

末尾的“行行那得留,仍视玉堂草”表达了对朋友离去时的不舍和对未来的一种期待。诗人希望即使朋友离开,也能像庭院中常青的玉堂草一样,永远保持着美好的记忆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