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囷平地起,婆娑半天去
出处:《毗陵三题 其三》
宋 · 释居简
故国有乔木,独孤去思处。
陈祠后庭旷,落落肆蟠踞。
轮囷平地起,婆娑半天去。
亭亭若为高,滴翠重于雾。
冰雪不知凛,春秋不知数。
云仍今几何,梁栋亦云娄。
攀可梯天云,涉可航海具。
玄鹤问耆寿,老凤停孤翥。
前年雷破山,裂木如折箸。
俯观数州地,屹立障澜柱。
虽云不附丽,亦岂无佽助。
百围振虚籁,言嗟漆园误。
溜雨四十围,诗史诞弥著。
锵然古柏行,谁领末后句。
一亩蔽苍苔,回顾空蕃庶。
陈祠后庭旷,落落肆蟠踞。
轮囷平地起,婆娑半天去。
亭亭若为高,滴翠重于雾。
冰雪不知凛,春秋不知数。
云仍今几何,梁栋亦云娄。
攀可梯天云,涉可航海具。
玄鹤问耆寿,老凤停孤翥。
前年雷破山,裂木如折箸。
俯观数州地,屹立障澜柱。
虽云不附丽,亦岂无佽助。
百围振虚籁,言嗟漆园误。
溜雨四十围,诗史诞弥著。
锵然古柏行,谁领末后句。
一亩蔽苍苔,回顾空蕃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老的乔木,它在毗陵之地独立挺立,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将这棵树比作一位孤独的旅人,它在陈祠的后庭中独自站立,枝干盘旋,仿佛要触及天空,根深扎入大地,似乎能支撑起半边天。树的高度令人赞叹,它的绿叶如同浓雾中的翠色,无论四季更迭,还是严寒酷暑,都显得坚韧不拔。
诗中提到,这棵树历经岁月的洗礼,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不仅能够让人联想到攀登的云霄之路,还能让人想象到跨越海洋的壮举。诗人还通过玄鹤和老凤的询问,表达了对这棵树长寿与智慧的敬仰。同时,也提到了过去雷击山石的事件,这棵树在那场灾难中幸存下来,成为阻挡洪水的屏障。
诗人在描述这棵树的同时,也反思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与误解,以及对历史的记录与传承。最后,诗人感慨于这棵树的庞大与古老,以及它所承载的历史与故事,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整首诗通过对一棵古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生命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