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咸英与韶頀,旷世今再闻全文

咸英与韶頀,旷世今再闻

出处:《读杨君谦古乐府
明 · 史鉴
去古日已远,雅乐久沉沦。
桑间与濮上,靡靡多哀淫。
杨君媚学子,高志故不群。
一闻世俗音,谓非吾所湛。
冥心太古初,识乐得其真。
律吕既调协,五音和且平。
咸英与韶頀,旷世今再闻
岂惟以自娱,拟将献吾君。
奏之郊庙上,庶以和神人。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史鉴所作,名为《读杨君谦古乐府》。诗中表达了对古代雅乐的怀念以及对杨君谦所恢复古乐府艺术的赞赏。

诗的开篇“去古日已远,雅乐久沉沦”,感叹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古代高雅的音乐艺术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接着,“桑间与濮上,靡靡多哀淫”描绘了当时社会音乐风气的衰败,充满了靡靡之音和哀怨之情。

然而,杨君谦的出现为这一局面带来了转机。“杨君媚学子,高志故不群”,赞扬了杨君谦不仅深受学子喜爱,更有着超凡脱俗的高尚志趣。当他“一闻世俗音,谓非吾所湛”时,显示出他对世俗音乐的不屑,决心探寻真正的音乐之源。

“冥心太古初,识乐得其真”,杨君谦深入思考,追寻着音乐的原始本质,最终找到了真正的音乐精髓。他通过“律吕既调协,五音和且平”的描述,展现了他所恢复的音乐和谐而纯净,五音相和,平和悦耳。

最后,“咸英与韶頀,旷世今再闻”,表达了对古代经典音乐作品如《咸英》和《韶頀》再次被听到的喜悦。这不仅是对杨君谦个人成就的认可,也是对古代音乐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的赞美。

“岂惟以自娱,拟将献吾君”,杨君谦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快乐而追求音乐之美,更是为了向君王献上这份珍贵的艺术,体现了他对音乐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国家文化的贡献。

“奏之郊庙上,庶以和神人”,最后,杨君谦希望他的音乐能够在郊庙之上演奏,以此来和谐天地万物,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通过对杨君谦恢复古乐府艺术的叙述,表达了对古代音乐艺术的怀念与赞美,同时也歌颂了杨君谦的高尚志趣和对文化传承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