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竿醉日君须记,移向西窗补夕阳
出处:《竹阴》
宋末元初 · 白珽
占断人间潇洒地,全身水墨画筼筜。
非烟非雾一林碧,似雨似晴三径凉。
翠袖佳人黯空谷,白髭道士隐南塘。
数竿醉日君须记,移向西窗补夕阳。
非烟非雾一林碧,似雨似晴三径凉。
翠袖佳人黯空谷,白髭道士隐南塘。
数竿醉日君须记,移向西窗补夕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潇洒地:形容环境清逸、自由自在。筼筜:古代的一种大竹子,此处比喻人的形象。
非烟非雾:形容景色如梦如幻。
翠袖佳人:穿着翠绿色衣袖的美丽女子。
白髭道士:指有胡须的道人。
数竿醉日:几竿竹子下的悠闲时光。
补夕阳:借竹影来延长或补充夕阳的余晖。
翻译
独占人间的清逸之地,全身仿佛一幅水墨画的筼筜。不是烟霞,也不是雾气,只是一片碧绿的林子,像是雨后天晴,三径都带着凉意。
青衣女子在幽深山谷中显得孤独,白胡须的道士隐藏在南塘边。
记得那些竹竿下醉人的时光,将它们移到西窗,为夕阳增添一抹暖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中“占断人间潇洒地,全身水墨画筼筜”两句,以宏大笔触勾勒出一片山谷之美,水墨渲染般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接下来的“非烟非雾一林碧,似雨似晴三径凉”四字,更是以诗人的细腻观察力,捕捉了那林间微妙之变化,以及那种不冷不热的清凉感觉,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而“翠袖佳人黯空谷,白髭道士隐南塘”则是对人物的描绘,诗中既有佳人的优雅出场,也有道士的超然世外,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数竿醉日君须记,移向西窗补夕阳”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提醒,诗人通过对光影变化的观察,告诉我们要珍惜每一个美好瞬间,不让其白白流失。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特点,构建了一片超凡脱俗的意象空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画中,感受那份宁静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