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青山非故国,一鞭羸马去谁家
出处:《春日淮安道中》
明 · 赵完璧
春日迟迟古道赊,东风游子倦尘沙。
方塘水暖鸳鸯睡,平浦烟消鸿雁斜。
满眼青山非故国,一鞭羸马去谁家。
赋诗饮酒天涯兴,莫遣离愁老岁华。
方塘水暖鸳鸯睡,平浦烟消鸿雁斜。
满眼青山非故国,一鞭羸马去谁家。
赋诗饮酒天涯兴,莫遣离愁老岁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在淮安道中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春日迟迟古道赊”,以“迟迟”形容春日的悠长,暗示时间的缓慢流动,而“古道赊”则勾勒出一条延伸至远方的古老道路,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接着,“东风游子倦尘沙”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游子的形象之中,春风拂面,却也带来了旅途的疲惫和对尘世的厌倦。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方塘水暖鸳鸯睡,平浦烟消鸿雁斜”两句,通过鸳鸯在温暖的池塘中悠闲地睡觉,以及大雁在消散的烟雾中斜飞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宁静与和谐之美。
“满眼青山非故国,一鞭羸马去谁家”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眼前的青山虽美,但并非自己的故土,骑着瘦弱的马匹前行,不知归宿何方,流露出一种漂泊无依的孤独感。
最后,“赋诗饮酒天涯兴,莫遣离愁老岁华”两句,诗人选择在天涯之地赋诗饮酒,以此来排遣心中的离愁,不让岁月的流逝带走青春的热情。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乐观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位游子在旅途中对自然、对故乡、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