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朝与牛出牧,昼与牛在野全文

朝与牛出牧,昼与牛在野

宋 · 梅尧臣
朝与牛出牧,昼与牛在野
日暮穿林归,长笛初在胯。
面尾骑且吹,音响未成雅。
随风散远近,举调任高下。
我方江上来,平溜若镜泻。
悠悠经醉耳,亦足发潇洒。
苟能和人心,岂必奏韶夏。
郑声实美好,蠹情如剔剐。
况其荒败迹,又亦甚裂瓦。
南箕成簸扬,寺孟咏侈哆。
我今留此诗,谁谓马喻马。

拼音版原文

cháoniúchūzhòuniúzài

穿chuānlínguīchángchūzàikuà

miànwěiqiěchuīyīnxiǎngwèichéng

suífēngsànyuǎnjìntiáorèngāoxià

fāngjiāngshàngláipíngliūruòjìngxiè

yōuyōujīngzuìěrxiāoxiāo

gǒunéngrénxīnzòusháoxià

zhèngshēngshíměihǎoqíngguǎ

kuànghuāngbàiyòushènliè

nánchéngyángmèngyǒngchǐduō

jīnliúshīshuíwèi

注释

朝:早晨。
牛出牧:与牛一起放牧。
日暮:傍晚。
长笛:古代的一种吹管乐器。
面尾:指骑马时的状态。
韶夏:古代宫廷的高雅音乐。
郑声:指春秋战国时期郑国的音乐,被认为是靡靡之音。
蠹情:腐朽的情怀。
南箕:二十八宿之一,象征着混乱。
寺孟:可能指寺庙中的僧侣。
马喻马:暗指诗歌中可能的比喻手法,以马自比或借马言志。

翻译

早晨与牛一同外出放牧,白天与牛共处旷野。
傍晚穿过树林回家,腰间挂着长笛刚要吹奏。
边骑行边吹笛,音韵还未完全优雅。
笛声随风飘散,远近高低任由它变化。
我刚从江上而来,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我。
悠扬的笛声经过酒醉的耳朵,足以让人感到轻松自在。
只要能触动人心,何必非要在盛大的场合演奏。
郑国的音乐虽然优美,但过于靡靡之音如同剔骨般刺耳。
更何况那些荒废破败的景象,更像破裂的瓦片。
南箕星象象征着纷乱,寺庙中的诵唱显得浮夸。
我今日留下这首诗,谁能说这不是对马的隐喻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尧臣见到牧童在江对岸吹笛的情景。他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到了牧童日间放牧、傍晚归家,边走边吹笛的生动画面。笛声悠扬,随风散开,高低起伏,如同江水般平静流淌。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朴素生活的欣赏,认为音乐如果能触动人心,无需华丽的乐章,即使是简单的笛声也能带来洒脱的感觉。

他以马喻人,暗示笛声虽非宫廷雅乐,却能深入人心,如同郑声(民间音乐)一般美好,甚至比那些华而不实的音乐更具有感染力。他还批评了过度奢华的音乐风格,认为它如同破败不堪的瓦片,而牧童的笛声则像南箕扬谷,寺孟(可能指寺庙中的诵经声)的宏大声音,虽然夸张,但不失其质朴的魅力。

最后,诗人留下这首诗,表达对牧童笛声的赞美,同时也借题发挥,暗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对社会风气的反思。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清新自然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