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画壁、双鬟唱黄河,怕酒醒天涯,断肠金缕
出处:《洞仙歌五首》
清 · 蒋敦复
江湖倦矣,剩琴边词赋。
庾信愁多镇吟苦。
似么花病蝶,碎叶零蝉,苔影碧、凉透一帘丝雨。
凤箫声未歇,替诉飘流,翠袖盈盈泪如许。
烟外秣陵秋,瘦了斜阳,更瘦到、旧时鸥鹭。
待画壁、双鬟唱黄河,怕酒醒天涯,断肠金缕。
庾信愁多镇吟苦。
似么花病蝶,碎叶零蝉,苔影碧、凉透一帘丝雨。
凤箫声未歇,替诉飘流,翠袖盈盈泪如许。
烟外秣陵秋,瘦了斜阳,更瘦到、旧时鸥鹭。
待画壁、双鬟唱黄河,怕酒醒天涯,断肠金缕。
鉴赏
这首《洞仙歌》是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以“江湖倦矣”开篇,透露出一种厌倦江湖生活的情绪。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庾信的愁苦、么花与蝴蝶的病态、零落的蝉翼、碧绿的苔藓以及凉透帘幕的丝雨,营造了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
“似么花病蝶,碎叶零蝉”,将么花与蝴蝶的病态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疲惫。“苔影碧、凉透一帘丝雨”,通过碧绿的苔藓和凉意深沉的雨滴,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寂与诗人的孤独感。
“凤箫声未歇,替诉飘流,翠袖盈盈泪如许”,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凤箫的声音比作替诗人诉说漂泊之苦,而翠袖盈盈则象征着诗人的泪水如雨下,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深深感慨和内心的痛苦。
“烟外秣陵秋,瘦了斜阳,更瘦到、旧时鸥鹭”,通过描写秣陵(今南京)的秋景,斜阳的消瘦,以及鸥鹭的瘦弱,进一步强化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悲凉情感。
最后,“待画壁、双鬟唱黄河,怕酒醒天涯,断肠金缕”,表达了诗人渴望在画壁上留下自己的故事,但又害怕酒醒后面对现实的孤独与痛苦,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