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情不到无言处,高论应归有漏中
出处:《端州文来阁偶笔》
明 · 何吾驺
閒云野鹤自乘风,偶度瑶台感郁葱。
四海一肩留著眼,五湖三亩乍飘蓬。
烦情不到无言处,高论应归有漏中。
碧荇田田天点点,巢由还听济川功。
四海一肩留著眼,五湖三亩乍飘蓬。
烦情不到无言处,高论应归有漏中。
碧荇田田天点点,巢由还听济川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闲逸脱俗的隐士形象,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超然境界的向往。
首联“閒云野鹤自乘风,偶度瑶台感郁葱”,以“閒云”、“野鹤”比喻诗人自己,如同云随风行,鹤翔于天,自由自在,不为尘世所拘。偶遇“瑶台”,感受到一种郁葱之气,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暗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欣赏。
颔联“四海一肩留著眼,五湖三亩乍飘蓬”,进一步展现诗人的胸怀与生活态度。他以“四海一肩”形容自己的广阔视野和包容心,无论世界多么辽阔,都能以一颗平和的心去看待。而“五湖三亩”则描绘了他理想中的隐居生活,虽是简朴,却充满了诗意与自由。这联诗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物质简朴的和谐统一。
颈联“烦情不到无言处,高论应归有漏中”,表达了诗人对心灵纯净的追求。在“无言处”,即在沉默与静思之中,可以摆脱世俗烦恼,达到内心的平静。而“高论应归有漏中”,则是对智慧与道德修养的强调,认为真正的智慧和高尚的品德,应该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体现,而非空谈理论。
尾联“碧荇田田天点点,巢由还听济川功”,以“碧荇田田”象征自然之美,与“天点点”形成对比,展现出广阔天地与细微生命的和谐共存。最后,“巢由还听济川功”,引用巢父、许由两位古代隐士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希望像他们一样,通过自己的行为,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然和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