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枯缘受风霜久,条短为应攀折频
出处:《题州北路傍老柳树》
唐 · 白居易
皮枯缘受风霜久,条短为应攀折频。
但见半衰当此路,不知初种是何人。
雪花零碎逐年减,烟叶稀疏随分新。
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犹胜不逢春。
但见半衰当此路,不知初种是何人。
雪花零碎逐年减,烟叶稀疏随分新。
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犹胜不逢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皮枯:树皮干枯。缘:因为。
风霜:寒冷的天气,比喻艰难困苦。
久:长久。
条短:枝条短小。
为应:为了应对。
攀折:被人们折断。
半衰:事物由盛转衰的状态。
此路:这条路,此处指时间的流逝。
初种:最初种植。
何人:什么人。
雪花:雪的碎片。
逐年减:每年都在减少。
烟叶:烟草叶子。
稀疏:稀少而分散。
随分新:稍微有些新鲜。
老株:老树。
芳意:芬芳的气息。
少:减少。
逢春:遇到春天。
犹胜:仍然比...更好。
不逢春:没有春天。
翻译
树皮干枯是因为长久经受风霜的摧残,枝条短小是因为频繁地被人们攀折。只看见这些花已过半衰期还在这条路上,不知道最初是谁种下的。
雪花逐年减少,如同破碎的记忆,烟叶虽然稀疏但也年年更新。
不要说老树的芬芳减少了,它在春天依然比没有春天更显生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但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开篇“皮枯缘受风霜久,条短为应攀折频”两句,形象地描述了老柳树经历了长时间的风吹雨打,树枝变得粗糙而且断裂,显露出岁月的痕迹。接下来的“但见半衰当此路,不知初种是何人”则透露了一丝哀愁,诗人看着眼前的老柳,却不知道最初种植它的是谁,这不仅仅是对树的同情,更是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一种感慨。
下半首“雪花零碎逐年减,烟叶稀疏随分新”继续描绘了季节更迭、自然景象的变化。老柳在岁月中见证着冬去春来的轮回,它们的生命力虽然有所减弱,但依然顽强地生长。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力的赞美。
结尾“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犹胜不逢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不屈不挠精神的肯定。即便是在衰老之中,老柳依旧能在春天绽放,它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并没有因为岁月而减少。这也许是诗人对于自己以及所有经历风霜的人生的写照——无论年华如何,都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