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麾非仗仁人力,颠沛洪涛尾尽濡
出处:《奉谢都水车主事》
明 · 吴与弼
争奈舟人贪利涉,宁知见险却当需。
指麾非仗仁人力,颠沛洪涛尾尽濡。
指麾非仗仁人力,颠沛洪涛尾尽濡。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舟人与仁者的不同行为,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吴与弼在《奉谢都水车主事》中,以舟行于险滩为例,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自然法则之间的冲突。
首句“争奈舟人贪利涉”,直接点出舟人的行为动机——追求利益而忽视风险。这里的“贪利”不仅指物质上的追求,也暗含了对安全与谨慎的忽视。舟人为了利益,不顾及航行的危险,这是一种短视和自私的表现。
接着,“宁知见险却当需”,表达了对舟人行为的质疑与批评。诗人指出,舟人在面对险境时,竟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无知,也是对自身安全的漠视。这一句强调了对风险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的重要性。
“指麾非仗仁人力,颠沛洪涛尾尽濡”,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即使有仁德之人存在,也无法仅凭个人之力对抗自然的力量。这里的“洪涛”象征着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无论仁者如何努力,最终都会被自然的力量所影响,甚至被其“濡湿”。这既是对舟人行为的讽刺,也是对人类在自然面前渺小与无力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舟行之险与人性之贪的对比,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传达了深刻的道德与哲学思考。它警示人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不应忽视风险与自然法则,同时也体现了对仁德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