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涛汹涌暮天阔,鸥鹭飘飖渔艇閒
宋 · 李纲
襟带江淮一望间,夕阳舣棹散潭湾。
波涛汹涌暮天阔,鸥鹭飘飖渔艇閒。
风壮又还依北渚,云深不复见南山。
浙河千里何时到,过去飞鸿不可攀。
波涛汹涌暮天阔,鸥鹭飘飖渔艇閒。
风壮又还依北渚,云深不复见南山。
浙河千里何时到,过去飞鸿不可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自铜陵出发,行进四十里后在江北岸停泊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感受。
首句“襟带江淮一望间”,开篇即以辽阔的视野引入,将长江与淮河比作衣襟与腰带,形象地展现了旅途中的广阔景象。接着,“夕阳舣棹散潭湾”一句,描绘了日落时分,诗人停船于水湾之中,夕阳映照下的宁静画面,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波涛汹涌暮天阔,鸥鹭飘飖渔艇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江面的动态与静态之美。波涛与鸥鹭、渔艇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其中,“鸥鹭飘飖”与“渔艇閒”分别描绘了空中与水面的活动场景,动静结合,富有韵律感。
“风壮又还依北渚,云深不复见南山”两句,转而描写风起云涌的景象。北渚指江边的小洲,诗人借风的壮丽与云的深邃,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旅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变化。
最后,“浙河千里何时到,过去飞鸿不可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浙河千里之遥,既是实际的距离,也是心中的理想与目标。飞鸿不可攀,既是对现实困难的无奈,也是对超越自我、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旅行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远方与未来的憧憬。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