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南南浦是南溟,瘴雾熏人不用醒
出处:《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 其六》
宋 · 李廌
泉南南浦是南溟,瘴雾熏人不用醒。
想对文书搔首罢,刺桐花下学兰亭。
想对文书搔首罢,刺桐花下学兰亭。
注释
南溟:古代对南海的称呼,表示极远的南方海域。瘴雾:热带雨林中因湿热而产生的有毒雾气。
文书:指公文或书信,这里代指日常事务。
刺桐花:一种观赏植物,象征着优雅和文化。
兰亭: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的名篇,常用来指代文人雅集。
翻译
泉南山南浦位于遥远的南边海域,那里的瘴气熏蒸着人们,仿佛让人无法清醒。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只能放弃阅读文书,选择在刺桐花盛开的地方学习,仿效古人兰亭集会的雅致。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开篇“泉南南浦是南溟”一句,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水乡画面。"溟"字在这里指的是远处的水面,给人一种遥远和深邃的感觉。
接下来的“瘴雾熏人不用醒”则描绘了一种朦胧而柔和的景象,"瘴雾"通常指春天早晨的薄雾,这里的"熏人"意味着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感到无比的舒适和惬意,以至于不愿从这种恍惚如梦的状态中醒来。
第三句“想对文书搔首罢”显示诗人此刻的心境,似乎是在沉思,或是回忆着往事。"搔首"在这里表现了诗人的某种情绪,是一种手势,也许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动作。
最后一句“刺桐花下学兰亭”则透露出诗人对古典文化的追崇和向往。“刺桐花”是指用桐叶来刺绣,寓意精细而不易;"学兰亭"则是直接提及了历史上著名的兰亭序,是文人们品鉴书法、交流文学的地方。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那种高雅文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出一种恬淡自若又不失雅致的情怀,以及诗人对于自然美景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