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亟欲披青天,那得驾鹤扬州仙
寇攘虽息尚游魂,胡虏已衰闻蹀血。
赭衣开河深复深,青青蔓草生河阴。
岁旱民饥神乏祀,故老言言徵谶纬。
使君事业今夔龙,十年准拟调元功。
铜虎分符又南国,北来更阅千山重。
同寮有客居同里,忧国同心无彼此。
既知东海之妇可致旱,又知疏勒井泉能涌水。
释囚祇有圜扉在,蠲租可但宽期会。
日照斋盂食不荤,雨湿朝衣车却盖。
已罄祈禳遍国中,更遣缇车来郭外。
荒祠虫篆上丹青,平原龟兆坼田塍。
拜手殷勤祝田稚,活国生民系兹岁。
再宿为期神效灵,三日为霖民拜赐。
长淮转漕速邮传,此赐岂独吾邦专。
雨馀亟欲披青天,那得驾鹤扬州仙。
精意回天翻覆手,赫赫阳光均九有。
但得两君便携手,齐上紫清扶日轮。
阖辟阴阳端有道,不妨风月属閒人。
注释
万灶:形容军营众多。委输:物资运输。
赭衣:囚犯穿的赤褐色衣服。
青青蔓草:形容草木茂盛。
夔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吉祥。
斋盂:祭祀时的器皿。
缇车:古代官府派往各地的使者车辆。
荒祠:荒废的神祠。
龟兆:龟甲上的裂纹,古人认为是吉凶的预兆。
田稚:指幼小的庄稼。
紫清:道教指天宫。
阖辟:天地开合,比喻阴阳变化。
风月:泛指美好的自然景色。
翻译
成千的军营连绵横跨边塞,物资输送断绝仓库空虚。虽然战事暂息仍有亡魂飘荡,胡虏虽衰仍闻血腥杀戮。
赭衣囚徒挖掘河床深又深,河边青草茂盛河阴地。
年景干旱百姓饥饿神灵乏供,老人谈论预言灾祸将至。
如今使君事业如夔龙般显赫,十年计划调和天下功绩。
铜虎符节又分发到南方,我从北方历经重重山岭。
同僚中有友居住同一乡里,忧国之情不分彼此心连心。
深知东海妇人能致干旱,也知疏勒井水能解干渴。
释放囚犯只余圆门囚笼,减免租税只待宽限日期。
阳光照耀斋堂素食无肉,雨水打湿朝服车盖收起。
祈祷遍国中已尽全力,又遣使者至城外来求雨。
荒废的祠庙虫迹斑驳,平原龟纹预示田间灾变。
虔诚跪拜祈求田地丰收,救国救民寄托于今年。
两夜祈求神灵显灵降雨,连续三天大雨百姓感恩。
长淮转运粮食迅速传递,此恩惠非我邦独享。
雨后渴望直入青天之上,哪能如仙驾鹤扬州飞翔。
心意坚定足以扭转乾坤,灿烂阳光普照九州大地。
只要两位贤君携手共进,一同登上紫清扶持太阳。
天地阴阳之道自有规律,风月之事不妨闲人享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边塞地区的生活和工作,反映了当时边疆的艰苦与民众的饥饿。诗中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示了边地的贫困和战争的影响,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百姓深切的忧虑和关怀。
首句“万灶连营横塞月”开篇即刻画出边疆戍堡连绵,明月当空的壮丽景象。“委输不继官仓竭”则透露了物资供应的困难。接下来,“寇攘虽息尚游魂,胡虏已衰闻蹀血”表达了战争虽然暂告平息,但仍有隐患存在。
“赭衣开河深复深,青青蔓草生河阴”写出了边地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的融合。接着,“岁旱民饥神乏祀,故老言言徵谶纬”则反映了由于干旱导致的民众困苦和对神灵的期许。
诗中“使君事业今夔龙,十年准拟调元功”表达了对统治者事业成功的希望。“铜虎分符又南国,北来更阅千山重”则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边疆地区的征战经历。
“同寮有客居同里,忧国同心无彼此”展现了诗人与他人的共鸣和对国家的共同关切。随后,“既知东海之妇可致旱,又知疏勒井泉能涌水”表达了对于自然力量的认识和利用。
“释囚祇有圜扉在,蠲租可但宽期会”写出了对待遇困难者的关怀和对未来宽松政策的期待。接着,“日照斋盂食不荤,雨湿朝衣车却盖”则是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已罄祈禳遍国中,更遣缇车来郭外”表达了对神灵祷告的普及和对救援行动的持续。随后,“荒祠虫篆上丹青,平原龟兆坼田塍”描绘了一幅边地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画面。
“拜手殷勤祝田稚,活国生民系兹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福祉的诚挚祝愿。接着,“再宿为期神效灵,三日为霖民拜赐”则是对天气变化的期待与祈求。
“长淮转漕速邮传,此赐岂独吾邦专”表达了对国家福祉不仅限于一地的希望。随后,“雨馀亟欲披青天,那得驾鹤扬州仙”则是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精意回天翻覆手,赫赫阳光均九有”写出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光明正大的追求。接着,“但得两君便携手,齐上紫清扶日轮”则是对理想境界的描绘。
最后,“阖辟阴阳端有道,不妨风月属閒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和人类生活之间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