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天道悠悠谁复知,世间鱼目为明珠全文

天道悠悠谁复知,世间鱼目为明珠

出处:《飞星篇
明 · 李梦阳
十月廿七昏尚坐,一星出垣斗如大。
碎光万点长烛天,轩牖尽明向西堕。
俗子蒙头不读书,鲁人钟鼓拜爰居。
天道悠悠谁复知,世间鱼目为明珠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飞星篇》描绘了深秋夜晚的独特景象。首句“十月廿七昏尚坐”,点明时间是农历十月二十七日傍晚,诗人还在静坐之中。接着,“一星出垣斗如大”描述了一颗明亮的星星从城墙边升起,犹如巨斗般耀眼。“碎光万点长烛天”运用比喻,形容星光如烛火般洒满天空,照亮了整个夜晚。窗户因此明亮,星光西倾,暗示着夜色渐深。

诗人接下来转向对世俗的讽刺,“俗子蒙头不读书,鲁人钟鼓拜爰居”,批评那些埋头于琐事而不求知识的人,以及那些盲目崇拜权贵的人。“天道悠悠谁复知”表达了对天道无常和世事难测的感慨,而“世间鱼目为明珠”则以鱼目混珠的典故,揭示了世人对于真正价值的迷失,将庸俗之物误认为珍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星空与人间景象的对比,寓言式地批判了社会现象,展现出诗人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