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歌我有感,我和子益悲
出处:《再用喜雪除夕二韵寄宗简 其二》
宋 · 陈傅良
子歌我有感,我和子益悲。
文武有天下,二南无变诗。
陵夷及其季,小雅亦既衰。
殷人早坠命,秦氏不及期。
治身如治国,夭寿人所为。
旧恙何时已,与子看前规。
文武有天下,二南无变诗。
陵夷及其季,小雅亦既衰。
殷人早坠命,秦氏不及期。
治身如治国,夭寿人所为。
旧恙何时已,与子看前规。
注释
子歌:对你的歌声。益悲:更加悲伤。
文武:文臣武将。
二南:古代南方的两个区域,这里指代南方的诗歌。
陵夷:衰落,衰败。
季:末期,晚期。
小雅:《诗经》中的一类诗歌。
殷人:指殷商时期的人。
秦氏:指秦朝。
治身:修养自身。
夭寿:寿命短长。
旧恙:旧有的疾病。
前规:过去的准则或经验教训。
翻译
我吟唱着歌曲,心中充满感慨,你我一同悲伤。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曾统治天下,但南方的诗歌没有变化。
到了末世,连《小雅》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殷朝的人们早早失去命运,而秦朝更是未能长久。
修养身心如同治理国家,人的寿命长短取决于个人行为。
过去的疾病何时能停止?让我们一起回顾过去的教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的作品,题目为《再用喜雪除夕二韵寄宗简(其二)》。虽然题目中提及了"再用喜雪除夕",但这里提供的诗句并未直接涉及雪景或除夕,而是转向了对历史和人生哲理的感慨。
诗中首先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共鸣,"子歌我有感,我和子益悲",通过对方的歌声引发了自己的感触,双方都感到悲伤。接下来,诗人将国家兴衰与文学发展联系起来,"文武有天下,二南无变诗",指出无论是文治武功的时代还是太平盛世,南方的诗歌传统(如《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都没有太大改变。
诗人进一步阐述历史的变迁,"陵夷及其季,小雅亦既衰",暗示随着时代的衰退,连《小雅》这样的经典也逐渐式微。接着,他以殷商和秦朝为例,"殷人早坠命,秦氏不及期",说明即使是强大如殷商和秦朝,也无法避免灭亡的命运,寿命长短并非人力所能完全掌控。
最后,诗人表达出对个人疾病和未来的忧虑,"治身如治国,夭寿人所为",认为个人的健康和生命的长短如同治理国家一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他期待过去的教训能带来未来的启示,"旧恙何时已,与子看前规",希望能与友人一起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找到疗愈之道。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借历史兴衰之理,探讨了生命、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系,充满了哲理性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