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孤生竹,亭亭附微植
出处:《送李徽州赴湖北漕》
宋 · 范成大
徂徕千丈松,阅世耸绝壁。
高标上霄汉,峻节贯金石。
惟有孤生竹,亭亭附微植。
月夜借清景,春朝分秀色。
托根未渠央,万牛挽山泽。
昂藏转江湖,夷路入王国。
明堂五云上,一柱屹天极。
可望不可攀,清都与尘隔。
依然此清士,空山淡愁阒。
悲吟发清籁,摇荡风雨夕。
高标上霄汉,峻节贯金石。
惟有孤生竹,亭亭附微植。
月夜借清景,春朝分秀色。
托根未渠央,万牛挽山泽。
昂藏转江湖,夷路入王国。
明堂五云上,一柱屹天极。
可望不可攀,清都与尘隔。
依然此清士,空山淡愁阒。
悲吟发清籁,摇荡风雨夕。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徂徕:徂徕山。阅世:历经世间。
耸绝壁:屹立在峭壁。
霄汉:云霄。
峻节:坚韧节操。
金石:坚硬如金石。
孤生竹:孤独生长的翠竹。
微植:微小的植物。
清景:清冷的景色。
秀色:秀美的风光。
托根:扎根。
渠央:中央。
挽山泽:挽动山川江海。
昂藏:昂首挺胸。
夷路:平坦的道路。
王国:神圣的王国。
明堂:宫殿。
五云:五彩祥云。
天极:天际。
攀:触及。
清都:仙界。
尘隔:隔绝尘世。
清士:清雅之士。
淡愁:淡淡的忧愁。
阒:寂静。
悲吟:悲歌。
清籁:清脆的声音。
风雨夕:风雨之夜。
翻译
徂徕山上的千丈古松,历经沧桑屹立在峭壁之上。它的高洁品格直插云霄,坚韧节操坚硬如金石。
只有那孤独生长的翠竹,静静地依附在微小的植物旁。
月夜下它借取清冷的景色,春天里分享秀美的风光。
它的根尚未深入大地中央,却能挽动山川江海的力量。
它昂首挺胸,游历江湖,最终进入神圣的王国。
在明堂之上,它如同五彩祥云中的支柱,直指天际。
虽遥不可及,但它与仙界清幽之地隔绝尘世。
这位清雅之士,仍在这寂静的山中,带着淡淡的忧愁。
他的悲歌化作清脆的声音,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回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为送别友人李徽州前往湖北漕任职而作,以松竹为象征,寄寓了对友人的期许和对高尚人格的赞美。首句“徂徕千丈松”描绘出徂徕山高大的松树,象征着李徽州坚韧不拔的品格。接下来的诗句赞美了松树的高洁和节操,将其比作霄汉之上的孤峰,金石之坚。
诗人又以“惟有孤生竹,亭亭附微植”将李徽州比喻为竹子,虽微小却坚韧,暗示他在平凡中坚守清高。月夜和春朝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竹子的清雅和生机。随后的“托根未渠央,万牛挽山泽”表达了对李徽州能力的肯定,认为他有能力克服困难,如同万牛之力可以移山填海。
“昂藏转江湖,夷路入王国”预祝李徽州在仕途上顺利,如同竹子般从山泽转向广阔的天地,最终进入朝廷。接着,诗人以“明堂五云上,一柱屹天极”形容李徽州的官位显赫,但又保持清正,犹如明堂上的一根支柱,直指天际。
最后两句“可望不可攀,清都与尘隔”再次强调了李徽州的高洁品性,他的境界超凡,远离尘世纷扰。结尾处,“依然此清士,空山淡愁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和对友人未来的期待,以及淡淡的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松竹的意象,寄寓了对李徽州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对他未来仕途的祝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