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向月中寻岳麓,云从城上去苍梧
出处:《送李秀才归湘中》
唐 · 齐己
词客携文访病夫,因吟送别忆湘湖。
寒消浦溆催鸿雁,暖入溪山养鹧鸪。
僧向月中寻岳麓,云从城上去苍梧。
君归为问峰前寺,旧住僧房锁在无。
寒消浦溆催鸿雁,暖入溪山养鹧鸪。
僧向月中寻岳麓,云从城上去苍梧。
君归为问峰前寺,旧住僧房锁在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词客:诗人,指擅长作诗的人。携文:带着文章或诗作。
病夫:生病的人,这里指作者的朋友。
因吟:因为吟诗。
忆湘湖:回忆湘湖,暗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寒消浦溆:浦溆(pǔ xù)指水边,此处意为寒冷在水边消散。
催鸿雁:促使大雁开始迁徙,象征季节变换。
暖入溪山:温暖回归山间。
养鹧鸪:鹧鸪(zhè gū)在此处代表春天的生机,意为温暖使鹧鸪得以繁衍生长。
僧向月中寻岳麓:僧人仿佛在月光下寻找通往岳麓山的道路,岳麓山位于湖南,这里用以增加诗意的意境。
云从城上去苍梧:云彩似乎离开城市向远方的苍梧山飘去,苍梧代指远方、高远之地。
君归:你回去的时候。
为问:替我询问。
峰前寺:山峰前的寺庙。
旧住僧房:过去居住的僧房。
锁在无:是否还锁着,询问房间的状态。
翻译
诗人携带文章拜访病中的友人,因吟诗送别而回忆起湘湖的情景。寒冷消退,水边催促着大雁北归;温暖归来,山间养育着鹧鸪鸟。
僧侣在月光下探寻岳麓山的幽径,云朵似乎也从城市上空飘向了遥远的苍梧。
你回去时请帮我询问峰前的寺庙,我以前住过的僧房是否还上着锁。
鉴赏
这首词作是唐代诗人齐己的《送李秀才归湘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
“词客携文访病夫,因吟送别忆湘湖。”开篇即点明诗人作为词客,携带文字前去探望患病的朋友,并通过吟咏此次离别之情,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特别是对“湘湖”的记忆。这里的“湘湖”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承载着诗人与友人的共同回忆和情感联结。
“寒消浦溆催鸿雁,暖入溪山养鹧鸪。”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季节更替带来的物是人非之感。冬天的冷气逐渐消散,河岸边的鸟类开始启程南迁,而春日温煦中,溪山间的小动物们也在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温暖。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强化了离别时难以割舍的情感。
“僧向月中寻岳麓,云从城上去苍梧。”这里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月光下寻找岳麓山的意境,同时天上的云朵飘逸,仿佛也随着僧人的心绪漂泊至远方的苍梧古道。这两句诗不仅写景,更通过僧人的行动和云的流动,传达了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君归为问峰前寺,旧住僧房锁在无。”最后两句诗,诗人嘱咐离别的友人回到故乡后,不要忘记山前的那座寺庙,以及曾经居住过的僧房,那里还留有他们共同的回忆和情感。这里的“锁在无”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和保存之意,亦是诗人心中难以释怀的情感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词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和共同回忆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