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版原文
城中山白死人骨,城外水赤死人血。
杀人一百四十万,新城旧城内有几人活?
妻方对镜,夫已堕首;腥刀入鞘,红颜随走。
西家女,东家妇,如花李家娘,亦落强梁手。
手牵拽语,兜离笳吹。
团团日低.归拥曼睩蛾眉。
独有李家娘,不入穹庐栖。
岂无利刃,断人肌肤,转嗔为悦,心念彼姝,
彼姝孔多,容貌不如他。
岂是贪生,夫子昨分散,未知存与亡。
女伴何好,发泽衣香,甘言来劝李家娘。
李家娘,肠崩摧,箠挞磨灭,珠玉成灰。
愁思结衣带,千结百结解不开。
李家娘,坐军中,夜深起望,不见故夫子,
唯闻战马嘶悲风;又见邗沟月,清辉漾漾明心胸。
令下止杀残人生,寨外人来,殊似舅声。
云我故夫子,身没乱刀兵。
恸仆厚地,哀号苍旻!
夫既殁,妻复何求?
脑髓与壁,心肺与雠。
不嫌剖腹截头,俾观者觳觫似羊牛。
若羊若牛何人?
东家妇,西家女。
来日撤营北去,驰驱辛苦。
鸿鹄飞上天,毚兔不离土。
乡园回忆李家娘,明驼背上泪如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中的惨状和人性的扭曲。诗人以李家娘的命运为主线,展现了城内外的死亡与破坏,以及人们在生死边缘的挣扎。"城中山白死人骨,城外水赤死人血",形象地刻画出战争的残酷。"妻方对镜,夫已堕首",揭示了家庭的破碎和个人的无助。"腥刀入鞘,红颜随走",表达了女性的恐惧和流离失所。
诗中通过"西家女,东家妇"等角色,展现了普通百姓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如花李家娘,亦落强梁手",李家娘的美貌也无法逃脱劫难。"愁思结衣带,千结百结解不开",表达了李家娘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最后,诗以李家娘的回忆和对故乡的思念收尾,"鸿鹄飞上天,毚兔不离土",象征着她无法逃离的现实,"乡园回忆李家娘,明驼背上泪如雨",凄凉的画面让人深感战争带来的无尽哀伤。整体上,这是一首揭露战争罪恶,反映民间疾苦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