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鬼啸歌搴薜荔,海童奔走荐芳蘋
出处:《谒二忠祠》
明 · 杨慎
学士文章悬日月,尚书剑履上星辰。
九原松柏香台夜,双庙莓苔影坐春。
山鬼啸歌搴薜荔,海童奔走荐芳蘋。
经过此地同挥泪,况是江潭放逐臣。
九原松柏香台夜,双庙莓苔影坐春。
山鬼啸歌搴薜荔,海童奔走荐芳蘋。
经过此地同挥泪,况是江潭放逐臣。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谒二忠祠》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与哀思。首句“学士文章悬日月”,赞扬学士们的才情如同日月般光辉耀眼,暗示他们的道德文章具有永恒的价值。次句“尚书剑履上星辰”,进一步描绘出他们地位崇高,如同星辰般璀璨。
“九原松柏香台夜”描绘祠堂夜晚的肃穆景象,松柏象征着不朽和忠诚,香烟缭绕,增添了庄重气氛。“双庙莓苔影坐春”则通过春天的莓苔和祠堂的静谧,寓示着岁月流转,但忠魂长存。
“山鬼啸歌搴薜荔,海童奔走荐芳蘋”运用神话意象,山鬼和海童的活动,象征着人们对忠臣的祭祀和怀念之情。“芳蘋”即香草,寓意纯洁和敬意。
最后两句“经过此地同挥泪,况是江潭放逐臣”,诗人表达自己在路过此地时,因感念忠臣遭遇而心生悲悯,尤其是作为被贬谪之人,更能深刻体会他们的境遇,情感共鸣强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象征,展现了对忠臣的崇敬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