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闻攀缘人,纡轸恣所寻
云烟适有寄,为瑞本非心。
往闻攀缘人,纡轸恣所寻。
一落城市间,苾刍护萧森。
鲸鱼叩蒲牢,大吼洪钟音。
岩岩清冰骨,外垢不得侵。
试从古人求,绛钵中支林。
定香发远涘,慧剑韬长镡。
招提始尝聆凑泊,尘端驶辨秋黄落。
一见知非佁儗人,惩躁雪烦真刮膜。
赤髭由来号该洽,况有新诗堪发药。
俊如骁壶辈中出,秀甚巉巉麟一角。
卑枝雨过结留荑,曲汜萍开窥哺壳。
紫茸缉春柔,轻屣不蹑跟。
白叠拥方袍,皖如崆峒云。
时时好事者,巾屦喜及门。
随缘缀香火,高谢乃世纷。
齿先众一饭,独傲倾羲轮。
顾我纷纷何所为,年来病眼欲成眵。
风情落莫非故时,未适弃去唯应诗。
辱师勤请过六七,独恨琐琐无经奇。
强颜终篇使持去,著足成累庸非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弇所作的《赠知训上人》。诗中描绘了知训上人的修行生活和精神境界,以及诗人对上人的敬仰之情。
诗的开头以“英英商颜芝,远在青苍岑”起笔,将知训上人比作深山中的灵芝,隐喻其高洁脱俗的品格。接着,“云烟适有寄,为瑞本非心”,进一步强调知训上人虽身处云烟之中,却并非为了祈求吉祥而存在,体现了其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往闻攀缘人,纡轸恣所寻。一落城市间,苾刍护萧森。”描述了知训上人在世俗与修行之间的抉择,以及他如何在城市中保持内心的清净,如同护法的苾刍一样。
“鲸鱼叩蒲牢,大吼洪钟音。岩岩清冰骨,外垢不得侵。”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知训上人坚定的意志和纯净的心灵,即使面对外界的诱惑和干扰,也能保持自我。
“定香发远涘,慧剑韬长镡。”进一步描绘了知训上人修行的成果,他的内心如同一把锋利的慧剑,既能斩断烦恼,又能保护心灵不受污染。
“招提始尝聆凑泊,尘端驶辨秋黄落。”这里运用了佛教中的“招提”(僧舍)和“秋黄落”(落叶),象征知训上人在修行过程中对世间万物的深刻洞察和理解。
“一见知非佁儗人,惩躁雪烦真刮膜。”表达了知训上人对世俗的清醒认识,以及他如何通过修行来净化心灵,去除烦恼。
“赤髭由来号该洽,况有新诗堪发药。”提到知训上人不仅在修行上有深厚的造诣,还擅长创作诗歌,以此来启发人心。
“俊如骁壶辈中出,秀甚巉巉麟一角。”赞美知训上人如同杰出的壶匠,技艺高超,又像麟角一般独特出众。
“卑枝雨过结留荑,曲汜萍开窥哺壳。”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比喻知训上人在修行中不断成长,如同雨后的小芽和水面上的浮萍,观察着生命的奥秘。
“紫茸缉春柔,轻屣不蹑跟。白叠拥方袍,皖如崆峒云。”描绘了知训上人修行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他穿着方袍的形象如同山间的白云,自由自在。
“时时好事者,巾屦喜及门。随缘缀香火,高谢乃世纷。”表明知训上人深受人们的尊敬和喜爱,他乐于与世人分享佛法,远离尘嚣。
“齿先众一饭,独傲倾羲轮。”赞扬知训上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如同日出东方,引领人们走向光明。
“顾我纷纷何所为,年来病眼欲成眵。风情落莫非故时,未适弃去唯应诗。”诗人反思自己的生活,感到与知训上人的境界相去甚远,唯有通过诗歌来表达对上人的敬仰之情。
“辱师勤请过六七,独恨琐琐无经奇。强颜终篇使持去,著足成累庸非师。”表达了诗人对知训上人的敬重和遗憾,尽管自己无法达到上人的境界,但仍愿意通过诗歌来传承和纪念上人的智慧与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知训上人修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智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上人的崇敬之情和自我反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