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短簿贤,老矣能劼毖
出处:《寄题义陵吴簿义方堂》
宋 · 胡寅
万生天地间,灵者乃知义。
何独于义明,而利心亦炽。
兹焉分两轨,君子小人异。
秉义一毛輶,百川利趋亟。
纷纷冒货贿,役役奔势位。
资之以狼贪,攘之以螳臂。
深较毫釐差,交攻兵刃剚。
大贾五百金,徙蜀死无庇。
小偷惭簠簋,褫魄对犴吏。
一生几量屐,身后粪土弃。
夫岂无良心,习惯遂殊致。
试令呼之蹠,悍目艴然视。
又或号之夷,喜笑亦随至。
也知清誉好,宁自浊污置。
颓波日不反,方蹠尚当愧。
有美短簿贤,老矣能劼毖。
善为子孙谋,辟堂寘经笥。
松筠岁寒色,不种春藻媚。
郴山固奇变,其江泻青翠。
盘礴以蜿蟺,淑气宜产粹。
是将出秀民,庸称名堂意。
愿言承学子,不受流俗渍。
虽共鸡鸣起,拳拳闵颜志。
本原孝而恭,由此充其类。
附翼而攀鳞,四科有升次。
或誇诡遇功,固耻与之比。
何况浮云侣,秋露草头坠。
勿忘先师言,亦何必曰利。
何独于义明,而利心亦炽。
兹焉分两轨,君子小人异。
秉义一毛輶,百川利趋亟。
纷纷冒货贿,役役奔势位。
资之以狼贪,攘之以螳臂。
深较毫釐差,交攻兵刃剚。
大贾五百金,徙蜀死无庇。
小偷惭簠簋,褫魄对犴吏。
一生几量屐,身后粪土弃。
夫岂无良心,习惯遂殊致。
试令呼之蹠,悍目艴然视。
又或号之夷,喜笑亦随至。
也知清誉好,宁自浊污置。
颓波日不反,方蹠尚当愧。
有美短簿贤,老矣能劼毖。
善为子孙谋,辟堂寘经笥。
松筠岁寒色,不种春藻媚。
郴山固奇变,其江泻青翠。
盘礴以蜿蟺,淑气宜产粹。
是将出秀民,庸称名堂意。
愿言承学子,不受流俗渍。
虽共鸡鸣起,拳拳闵颜志。
本原孝而恭,由此充其类。
附翼而攀鳞,四科有升次。
或誇诡遇功,固耻与之比。
何况浮云侣,秋露草头坠。
勿忘先师言,亦何必曰利。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灵者:有灵性的人。炽:极热,强烈。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小人:品德低劣的人。
輶:轻盈。
亟:急切。
货贿:财物。
攘:夺取。
悍目:凶狠的目光。
夷:鄙视,贱民。
清誉:清白的名誉。
颓波:败坏的风气。
劼毖:谨慎小心。
经笥:藏书之处。
淑气:和煦的气候。
秀民:优秀的人才。
流俗:世俗风气。
闵颜:忧虑的面容。
孝:孝顺。
恭:恭敬。
四科:古代的科举考试科目。
诡遇功:侥幸的成功。
浮云侣:比喻短暂无常的人。
翻译
万物在天地间,唯有灵性者知晓道义。为何唯独明白道义,而贪婪之心却炽热如火。
于是,道义与利益分道扬镳,君子与小人有了区别。
君子秉持道义轻如鸿毛,众人则急切追求利益。
纷繁世事中,人们追逐财物,忙于追求权位。
有些人狼子野心,有些人却螳臂当车。
微小的差距导致激烈的冲突,如同兵刃相向。
大商人豪掷千金,却可能因贪欲而流落蜀地无处容身。
小偷面对器皿羞愧,面对官府吓得魂飞魄散。
一生忙碌,死后只留尘土。
并非没有良知,只是习气使然,差别巨大。
若呼唤他们为贱民,他们会怒目而视,或嘲笑回应。
即使知道清白声誉的价值,也宁愿选择污浊。
恶习如颓波,难以逆转,连贱民也会感到惭愧。
有些看似平凡的人,年老时仍能谨慎行事。
他们为子孙着想,设立学堂,藏书丰富。
松竹象征坚韧,不需春天的藻饰。
郴山景色奇特,江水碧绿如翠。
山水蜿蜒,孕育着淳朴的风气。
这样的地方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符合名堂的期望。
希望你们学生能坚守道义,不受世俗污染。
尽管早起勤奋,但心中忧虑的是美德的流失。
孝顺和恭敬源自内心,以此为基础,提升个人品质。
如同鸟展翅,鱼跃龙门,四科各有晋升之道。
有人夸耀偶然的成功,耻于与他们同列。
更何况那些如浮云般短暂的人,最终只会像秋露一样消逝。
勿忘师训,利益并非唯一追求。
师训如磐石,无需过多言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胡寅所作的《寄题义陵吴簿义方堂》,诗人通过对世间万物的观察,揭示了人生中义与利的冲突和君子小人的区别。他批评了世人过于追求私利,无论是大商豪贾还是小偷盗贼,都为此奔波,甚至不惜生命。然而,吴簿义方却能坚守清廉,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德,他的行为体现了孝顺恭谨的品质,如同松竹经冬不凋,象征着高尚的节操。
诗人希望后辈学子能够秉承这种美德,不受世俗污染,早起勤学,以孝悌为本,通过努力提升自我,超越那些只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最后,他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先师的教诲,追求真正的道德价值,而非仅仅着眼于眼前的利益。整首诗语言质朴,寓理于景,富有哲理,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对世俗风气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