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猎书史,可以鉴荣辱
出处:《雉兔者》
唐 · 苏拯
所猎一何酷,终年耗林麓。
飞走如未空,贪残岂知足。
尝闻猎书史,可以鉴荣辱。
尝闻猎贤良,可以霸邦国。
如何纵网罗,空成肥骨肉。
和济俱不闻,曷所禳颠覆。
谁能为扣天地炉,铸此伤生其可乎。
飞走如未空,贪残岂知足。
尝闻猎书史,可以鉴荣辱。
尝闻猎贤良,可以霸邦国。
如何纵网罗,空成肥骨肉。
和济俱不闻,曷所禳颠覆。
谁能为扣天地炉,铸此伤生其可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何酷:多么强烈。终年:整年。
耗林麓:消耗山林资源。
未空:尚未消失。
贪残:贪婪之心。
鉴荣辱:映照出荣辱之道。
霸邦国:成就国家霸业。
纵网罗:放任网罗密布。
肥骨肉:养肥自己亲友。
和济:和谐与公正。
曷所禳颠覆:如何避免国家倾覆。
天地炉:天地之炉。
伤生:摧残生命。
翻译
狩猎的欲望多么强烈,整年消耗山林资源。即使猎物并未消失,贪婪之心何时满足。
我曾听说猎取知识,能映照出荣辱之道。
也曾听说猎求贤才,足以成就国家霸业。
为何放任网罗密布,徒然养肥自己亲友。
和谐与公正都不见踪影,如何避免国家倾覆。
谁能敲开天地之炉,铸就这摧残生命的猎杀行为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猎狩(古代的狩猎活动)的景象,通过对比猎狩与治国的关系,抒发了作者对于贪婪无度和不顾后果行为的批评。诗中的“所猎一何酷”表达了对狩猎活动残酷性质的感慨,“终年耗林麓”则强调了这种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长期破坏。
接着,诗人通过“飞走如未空,贪残岂知足”指出了贪婪无度的狩猎行为,并没有满足的时候。以下两句“尝闻猎书史,可以鉴荣辱。尝闻猎贤良,可以霸邦国”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上通过狩猎来考察英雄和贤能之人的认识,以及这种活动对于彰显国家力量的看法。
然而,诗中的“如何纵网罗,空成肥骨肉”批评了盲目进行狩猎而不思后果只为满足口腹之欲的行为。而“和济俱不闻,曷所禳颠覆”则表达了对于这种无节制活动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
最后,“谁能为扣天地炉,铸此伤生其可乎”是诗人对能够制止这类行为的人的期望,以及对于生命尊严和自然平衡的关切。这一部分也隐含了作者对统治者或有能力的人士肩负起保护自然与社会责任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狩猎活动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社会秩序以及人类行为后果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