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端花自老,池上月初明
出处:《夏日陪史郎中宴杜郎中果园》
唐 · 钱起
何事重逢迎,春醪晚更清。
林端花自老,池上月初明。
路入仙郎次,乌连柱史名。
竹阴疏柰院,山翠傍芜城。
引满不辞醉,风来待曙更。
林端花自老,池上月初明。
路入仙郎次,乌连柱史名。
竹阴疏柰院,山翠傍芜城。
引满不辞醉,风来待曙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何事:为何。春醪:春酒。
更清:更加清澈。
林端:树林深处。
花自老:花朵独自凋零。
池上:池塘边。
仙郎:仙官。
乌连:乌鸦叫声与……相连。
柱史:古代官职名。
芜城:废墟之城。
引满:斟满酒杯。
待曙:等待黎明。
翻译
为何此刻重逢,夜晚的春酒更加清澈。树林深处花朵独自凋零,池塘边月光初露明亮。
道路引领我进入仙官的居所,乌鸦叫声与柱史的名声相连。
竹影稀疏的院子,翠绿的山色依傍着废墟之城。
斟满杯中酒,我不怕醉,只待风起迎接黎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名为《夏日陪史郎中宴杜郎中果园》。诗中描绘了一场在夏日举行的宴会,地点是在杜郎中的果园里。
诗的开篇“何事重逢迎,春醪晚更清。”这里的“何事”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聚会感到意外和惊喜,而“春醪晚更清”则形象地描绘出酒在夏日午后变得更加清冽可人的情景。
接着,“林端花自老,池上月初明。”这里的“林端花自老”写出了花朵在树梢上自然凋零的景象,而“池上月初明”则描绘出夜幕初降,月亮开始照耀在水面上的宁静画面。
诗人进一步写道,“路入仙郎次,乌连柱史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所到之处的赞美,称其为“仙郎”之地,而“乌连柱史名”则指的是这里有着古老的历史和传说。
“竹阴疏柰院,山翠傍芜城。”这两句描绘出园中竹林的清凉与柰树的稀疏,以及远处山峦间绿意盎然、城郭依旧的风光。
最后,“引满不辞醉,风来待曙更。”诗人表达了在宴会上尽情享受美酒,不愿意就此打住,而“风来待曙更”则描绘出等待着清晨第一缕微风的期待,希望这愉快的时光能够持续到天亮。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宴会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美酒和友情的热烈赞歌,展现了诗人在美好环境中的愉悦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