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入春山春日长,穿林渡水意徜徉
出处:《象州道中二首 其一》
宋 · 李纲
路入春山春日长,穿林渡水意徜徉。
溪环石笋横舟小,风落林花扑面香。
山鸟不知兴废恨,岭云自觉去来忙。
炎荒景物随时好,何必深悲瘴疠乡。
溪环石笋横舟小,风落林花扑面香。
山鸟不知兴废恨,岭云自觉去来忙。
炎荒景物随时好,何必深悲瘴疠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春天的山林间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首句“路入春山春日长”,开篇即点明季节与地点,春日的阳光洒在蜿蜒的山路上,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温暖。接着,“穿林渡水意徜徉”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漫步于林间小径,穿越溪流,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
“溪环石笋横舟小,风落林花扑面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美景。溪水环绕着石笋,小舟轻巧地穿梭其间,而微风吹过,林间的花朵随风飘落,香气扑鼻而来,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山鸟不知兴废恨,岭云自觉去来忙”则通过山鸟与岭云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山鸟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为外界的变迁所动,而岭云则似乎在忙碌地变换着形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更迭。
最后,“炎荒景物随时好,何必深悲瘴疠乡”两句,诗人以开阔的胸怀,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提出了积极的态度。即使身处炎热荒凉之地,只要心中有美好的事物,就能发现生活的美好。不必过于悲伤于环境的恶劣,因为生活的价值在于我们如何面对和感受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态度,以及对自然与宇宙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