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港虽通邑,红尘不到门
出处:《道民金氏居》
宋 · 赵希㯝
碧港虽通邑,红尘不到门。
桑麻唐杜曲,鸡犬晋桃源。
山远云千点,天宽月一轩。
居人非隐者,吾欲叫东园。
桑麻唐杜曲,鸡犬晋桃源。
山远云千点,天宽月一轩。
居人非隐者,吾欲叫东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碧港:绿色的港口。红尘:世俗的纷扰。
唐杜曲:唐代杜甫诗中的田园景象。
晋桃源:古代桃花源般的村庄。
山远:远处的山。
云千点:云雾点点。
天宽:天空开阔。
月一轩:明亮的月亮像一扇窗户。
居人:居民。
隐者:隐居的人。
东园:东边的园林。
翻译
碧绿的港湾连接着城市,但尘世的喧嚣却未触及此地。这里的田园像唐朝杜甫笔下的景象,鸡犬相闻,如同古代桃花源般宁静。
远处的山峦云雾缭绕,天空开阔,月亮明亮如一扇轩窗。
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并非隐士,我想要唤起他们去东边的园林看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远离尘嚣的宁静乡村景象。"碧港虽通邑",说明这里虽然交通便利,但依然保持着清幽的环境。"红尘不到门"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城市喧嚣的疏离,表达了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桑麻唐杜曲"引用了唐代田园诗的意象,暗示此地农耕生活富饶,如同杜甫笔下的田园诗境。"鸡犬晋桃源"则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化乡村,形容这里鸡犬相闻,生活淳朴,宛如世外桃源。
"山远云千点"描绘了远处山峦与飘渺的云雾,营造出一种空旷而深远的意境。"天宽月一轩"则写出了夜晚天空的开阔和明亮,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
最后两句"居人非隐者,吾欲叫东园"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虽然居民并非真正的隐士,但他们过着接近自然、远离尘世的生活,让诗人产生了想要加入其中,呼唤他们一同欣赏这东园美景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金氏居所的田园诗意和超然世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