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精蓝九叠前,青鞋今得踏云烟
出处:《到九座》
宋 · 陈宓
想像精蓝九叠前,青鞋今得踏云烟。
霜边涧水多成玉,岭上人家半是仙。
伏蟒千年无动意,老松何日不幽禅。
可怜倚马思归客,有底区中未了缘。
霜边涧水多成玉,岭上人家半是仙。
伏蟒千年无动意,老松何日不幽禅。
可怜倚马思归客,有底区中未了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精蓝:形容仙境般的美丽蓝色。九叠:形容山峰重叠,高峻险峻。
青鞋:古代文人常用的朴素鞋子,象征简朴生活。
玉:比喻清澈或珍贵的涧水。
仙:这里指超凡脱俗的人。
伏蟒:形容巨大的蟒蛇。
幽禅:深沉的禅定,指静寂的修行。
倚马:形容文思敏捷,即在马背上也能迅速作文。
归客:指在外漂泊、渴望回家的人。
有底:究竟,到底。
区中:世间,人间。
未了缘:未完成的缘分,指未了的心愿或纠葛。
翻译
想象中那蓝色的仙境就在眼前,如今穿着青鞋踏上如云如烟的旅途。山涧的流水边缘结着霜,仿佛多是玉液,山岭上的居民仿佛半是仙人。
千年巨蟒静静地不动声色,古老的松树何时不再深沉入禅境。
可叹骑马游子满心思乡,在这世间还有多少未了的情缘等待解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而神秘的山中景象,诗人陈宓以细腻的笔触,引领读者进入想象中的九叠精蓝(可能是指一座或多座佛教寺庙)。首句“想像精蓝九叠前”,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寺庙的神往和内心的向往之情。
“青鞋今得踏云烟”一句,诗人穿着青色布鞋,踏上轻盈的云雾,暗示着旅程的超凡脱俗,仿佛与世隔绝,充满了诗意的飘逸之感。
接下来,“霜边涧水多成玉”,通过描绘涧水在寒霜映衬下如玉般晶莹,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清凉与宁静,给人以仙境般的视觉享受。
“岭上人家半是仙”则借景生情,将山居人家描绘得仿佛神仙眷侣,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伏蟒千年无动意,老松何日不幽禅”两句,借物寓意,以千年静卧的巨蟒和参天老松象征着岁月的静谧与禅意,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静心修行的追求。
最后,“可怜倚马思归客,有底区中未了缘”收束全诗,诗人感慨自己虽然身处美景,但心中仍牵挂着尘世未了之事,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和对尘世红尘的依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景抒怀,寓言哲理,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人生矛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