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作诗殊少味,爱此三篇如酒美
烂蒸鹅鸭乃瓠壶,煮豆作乳脂为酥。
高烧油烛斟蜜酒,贫家百物初何有。
古来百巧出穷人,搜罗假合乱天真。
诗书与我为曲蘖,酝酿老夫成搢绅。
质非文是终难久,脱冠还作扶犁叟。
不如蜜酒无燠寒,冬不加甜夏不酸。
老夫作诗殊少味,爱此三篇如酒美。
封胡羯末已可怜,不知更有王郎子。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物质享受的态度。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并不追求奢侈的生活,而是赞美那种朴素而自在的生活方式。
“脯青苔,炙青蒲”两句描绘了一种简单原始的食物状态,这些都是平常百姓家中能够找到的食材。接着,“烂蒸鹅鸭乃瓠壶,煮豆作乳脂为酥”则是描述了一种较为丰盛但仍旧简朴的饮食方式。
“高烧油烛斟蜜酒,贫家百物初何有”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那些不属于自己生活范畴的奢侈物品的无奈和自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经济条件的一种接受与顺应。
“古来百巧出穷人,搜罗假合乱天真”则是表达了一种观点,即真正的智慧和创造力往往来自那些不被物质束缚的人们,他们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中发挥出极大的创意和能力。
“诗书与我为曲蘖,酝酿老夫成搢绅”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以诗书为伴侣,与世俗隔绝的一种感慨。这里的“曲蘖”指的是诗书,而“搢绅”则形容一种纠缠不清的状态,表明诗人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的“质非文是终难久,脱冠还作扶犁叟”两句,是对自己过往的文学创作进行反思,认为那些华丽而不真实的文字最终难以持久,而真正重要的是回归到生命本真的状态。
最后,“不如蜜酒无燠寒,冬不加甜夏不酸。老夫作诗殊少味,爱此三篇如酒美”则是诗人对自己作品的一种自我评价,他认为自己的这几首诗,就像那没有寒冷和过分甜酸的蜜酒一样,是他最为喜爱的佳作。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物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深刻反思。苏轼在这首诗中展现出了他的生活哲学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