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拟幽寻随杖屦,清秋幕府事文移
出处:《题灵泉观阁》
宋 · 强至
山腰碧瓦郁参差,势压开元观阁基。
野气欲来云拂地,天光不动水平池。
飞檐鸟道愁相逼,故国人烟入俯窥。
便拟幽寻随杖屦,清秋幕府事文移。
野气欲来云拂地,天光不动水平池。
飞檐鸟道愁相逼,故国人烟入俯窥。
便拟幽寻随杖屦,清秋幕府事文移。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山腰处青瓦房屋高低错落,气势压过开元观的楼台根基。野外的气息仿佛要来,云彩低垂触碰地面,天空的光辉静止,水面如镜照映着池塘。
飞檐翘角如同鸟道,狭窄逼仄令人忧虑,向下望去,乡亲们的炊烟袅袅升起。
我打算跟随杖履深入幽静之地探寻,清秋时节,幕府中的公文事务繁忙需处理。
注释
山腰:指山体中部位置。碧瓦:绿色的屋瓦。
参差:高低不齐的样子。
势压:气势超过。
开元观阁基:开元观的建筑基础。
野气:野外的自然气息。
云拂地:云彩接近地面。
天光:天空的光线。
水平池:平静如镜的池塘。
飞檐:建筑物上翘起的屋檐。
鸟道:形容狭长像鸟儿飞行的小路。
愁相逼:让人感到压抑。
故国:故乡。
人烟:人家炊烟。
俯窥:向下看。
幽寻:幽深的探索。
杖屦:拐杖和鞋子,代指步行。
清秋:秋季的清凉时分。
幕府:古代官署或军中幕僚的住所。
文移:文书移交给各部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腰间一座碧瓦掩映的楼阁,其高低错落与开元观阁相比,显得更加壮观。诗人笔下的景象充满了自然的气息,云彩低垂仿佛要触及地面,而静止的水面如同镜子映照着天空,展现出宁静的池塘景色。飞檐翘角的设计使得鸟儿难以接近,仿佛是通往阁楼的险峻小径,而远处的人家炊烟袅袅,更显出人间烟火气。
诗人表达了想要远离尘世喧嚣,独自探寻这幽静之地的愿望,想象在清秋时节,他将手持杖履,漫步于幕府之中,处理文书事务。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灵泉观阁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忙碌俗务的疏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