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道德初不死,先生歌声犹可听
岩耕溪钓日寂寞,何独先生歌滍城。
遭世不比徐孺子,设心不愧司马承。
唐虞垂拱岂不盛,巢由亦自非公卿。
冥冥三圣妙相遇,六爻一半曾吞并。
倏遗象数入天籁,无声之中端有声。
有时鼓腹散秋步,有时击壤舒春情。
他年野叟得不尽,独与杖屦同纵横。
故知造物有深意,凤凰来仪治功成。
凤凰飞去定难久,直使先生为凤鸣。
先生道德初不死,先生歌声犹可听。
微风淅沥动草木,幽禽上下喧阴晴。
可怜双耳不到此,龙山滍水空危亭。
鉴赏
这首诗《寄题孔先生行歌亭》是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描绘孔先生在滍城行歌的场景,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品格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首句“仁皇御宇作太平,朝廷玉立森贤英”开篇即赞颂了盛世之下的君主英明和群臣贤能,营造出一种理想的政治环境。接着“岩耕溪钓日寂寞,何独先生歌滍城”两句,以对比手法描绘孔先生远离尘嚣,隐居于自然之中,却依然以歌声表达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其独特的个性和精神世界。
“遭世不比徐孺子,设心不愧司马承”则进一步强调孔先生不同于一般的隐士,他的内心追求超越了世俗的功名利禄,与古代贤人如徐孺子、司马承有着相似的精神境界。接下来,“唐虞垂拱岂不盛,巢由亦自非公卿”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孔先生超越传统角色定位的敬佩。
“冥冥三圣妙相遇,六爻一半曾吞并。倏遗象数入天籁,无声之中端有声”四句,运用象征手法,将孔先生的智慧与自然界的和谐相融合,暗示其思想的深远和对宇宙真理的领悟。
“有时鼓腹散秋步,有时击壤舒春情”描绘了孔先生在自然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通过简单的动作表达内心的喜悦和平静。
“他年野叟得不尽,独与杖屦同纵横”预示着孔先生的思想和生活态度将被后人铭记,成为一种精神的传承。
“故知造物有深意,凤凰来仪治功成。凤凰飞去定难久,直使先生为凤鸣”表达了对孔先生才能的赞美,以及对其思想影响深远的期待。
最后,“先生道德初不死,先生歌声犹可听。微风淅沥动草木,幽禽上下喧阴晴”再次强调孔先生的精神永存,其歌声虽已不在,但自然界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他的故事。
“可怜双耳不到此,龙山滍水空危亭”以遗憾的语气收尾,表达了未能亲身体验孔先生生活场景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孔先生精神的永恒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孔先生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