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新制夺春妍,物采名堂意晓然
出处:《为谢府题制锦堂》
宋 · 曹彦约
锦江新制夺春妍,物采名堂意晓然。
应有五纹供帝衮,曾无一缕费民编。
年来抚字谁高手,古道循良此比肩。
经纬一同馀事耳,清朝昼绣说家传。
应有五纹供帝衮,曾无一缕费民编。
年来抚字谁高手,古道循良此比肩。
经纬一同馀事耳,清朝昼绣说家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锦江:地名,可能指代某处著名的江河。夺春妍:夺取春天的美丽,形容工艺之美。
五纹:指复杂的图案花纹。
帝衮:古代帝王的礼服,象征尊贵。
抚字:治理国家,抚慰百姓。
循良:遵循善政,仁德的官员。
经纬:比喻治理国家的纲纪。
昼绣:白天刺绣,形容技艺高超。
翻译
锦江的新制展现出春天的美丽,万物的色彩和名堂的设计清晰可见。料想其中精致的图案足以装饰帝王的龙袍,却没有一丝一毫耗费民间的布匹。
近年来,谁是治理国家的高手呢?这古道的仁政堪与古人媲美。
管理国家就像编织锦绣,不过是余暇之事,而清朝的白天刺绣技艺更是代代相传的佳话。
鉴赏
这首宋朝曹彦约的《为谢府题制锦堂》描绘了一幅精致华丽的场景。首句“锦江新制夺春妍”赞美了锦江新近制作的织锦美轮美奂,仿佛胜过春天的景色般引人注目。"物采名堂意晓然"进一步强调了堂内的织物色彩丰富,设计巧妙,让人一目了然其精美。
"应有五纹供帝衮"暗示这些织锦品质高超,足以装饰帝王的龙袍,展现出其非凡的地位和工艺水平。"曾无一缕费民编"则表达了对制作者的敬意,称赞他们技艺精湛,没有浪费百姓一丝一毫的辛劳。
"年来抚字谁高手"暗指当今朝廷中管理精细、关心民生的官员少有,而制锦堂的主人或许就是这样的贤能之人。"古道循良此比肩"进一步赞扬了主人的仁政与德行,堪与古代的良吏相媲美。
最后两句"经纬一同馀事耳,清朝昼绣说家传",将制锦技艺视为余事,但实际上它也是家族荣耀的一部分,如同清朝白天的刺绣一样,被世代相传,成为家族的骄傲和技艺传承的象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美锦堂的织锦,寓言了主人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以及对传统技艺的尊重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