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诗人丁叟在,淮南木落看青山
出处:《与赵德明谈丁仲容作此寄之》
明 · 张以宁
江左诗人丁叟在,淮南木落看青山。
寻僧野寺秋风去,送客溪船夜月还。
八口艰难新歉后,廿年落魄醉吟间。
城南郭泰能携酒,得伴先生杖履閒。
寻僧野寺秋风去,送客溪船夜月还。
八口艰难新歉后,廿年落魄醉吟间。
城南郭泰能携酒,得伴先生杖履閒。
鉴赏
这首明代张以宁的诗,通过对江左诗人丁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赵德明之间的交流。首句“江左诗人丁叟在”,点出主角丁叟的身份,他是江南地区的知名诗人。次句“淮南木落看青山”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暗示了丁叟的生活环境和心境,木叶凋零,他独自欣赏着青山,流露出淡淡的孤独和闲适。
第三句“寻僧野寺秋风去”,写丁叟在秋风中探访野寺,可能是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也反映了他对佛教或隐逸生活的兴趣。第四句“送客溪船夜月还”,通过送别朋友的情境,进一步刻画了丁叟的孤独,夜晚乘船归来,只有月色相伴。
第五、六句“八口艰难新歉后,廿年落魄醉吟间”,揭示了丁叟家庭生活的困苦,新近的歉收使生活更加艰辛,而他二十年来一直过着贫困潦倒、借酒浇愁的生活,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一句“城南郭泰能携酒,得伴先生杖履閒”,提到好友郭泰能带着酒来陪伴丁叟,这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慰藉,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丁叟能够有片刻悠闲时光的期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丁叟的生活状态和诗人对他的关心,展现了明朝文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对友人的深深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