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牧旧蹊今可马,鬼神天巧不容诗
出处:《辟山寄朱约山》
宋 · 文天祥
一笠一蓑三钓矶,归来不费买山赀。
洞天福地深数里,石壁湍流清四时。
樵牧旧蹊今可马,鬼神天巧不容诗。
先生曾有空同约,那里江山未是奇。
洞天福地深数里,石壁湍流清四时。
樵牧旧蹊今可马,鬼神天巧不容诗。
先生曾有空同约,那里江山未是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一笠:斗笠。一蓑:蓑衣。
三钓矶:有三个钓鱼的好地方。
买山赀:买山的钱。
洞天福地:神仙居住的美好地方。
深数里:非常深远。
石壁湍流:石壁下的急流。
清四时:四季都清澈。
樵牧旧蹊:过去的砍柴和放牧小路。
今可马:现在可以骑马通过。
鬼神天巧:大自然的神奇。
不容诗:美得无法用诗描绘。
空同约:与空同的约定。
江山未是奇:这里的江山并不算奇特。
翻译
一顶斗笠和一件蓑衣,他在三钓矶垂钓,归来无需花费买山的钱财。那里的洞天福地深入几里,石壁间溪流四季清澈。
昔日砍柴放牧的小径如今能让马匹通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得无法用诗歌形容。
先生曾与空同有过约定,他认为这里的江山之美并非独一无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神秘的山林景象,充满了对自然之美与超越尘世烦恼的向往。诗人以一笠一蓑三钓矶作为开篇,形象地表达了隐居生活的自给自足和简朴。"归来不费买山赀"则进一步强调了对物质财富的超脱。
接着,"洞天福地深数里,石壁湍流清四时"这两句,以“洞天福地”这一仙境般的地方景观为背景,通过“深数里”和“清四时”的反复强调,展现了山林之美的恒久与四季如一。
下文“樵牧旧蹊今可马,鬼神天巧不容诗”中,“樵牧旧蹊今可马”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适应,而“鬼神天巧不容诗”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不可言传的境界。
最后两句“先生曾有空同约,那里江山未是奇”,诗人提及与朋友之间的相约,表达了一种对共同理想和精神追求的坚守。"那里江山未是奇"则是在说,即便那等美景,也不足以形容心中的 이상之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